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1.ppt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1

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未受刺激时(处于相对安静状态),存在于膜内 外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膜内较膜外为负。 (一)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 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Nernst 公式: Ek= RT ZF ·ln [K+]0 [K+]i 实验现象 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证明RP的实验: (甲)当A、B电极都位于细胞膜外,无电位改变,证明膜外无电位差 (乙)当A电极位于细胞膜外, B电极插入膜内时,有电位改变,证明膜内、外间有电位差 (丙)当A、B电极都位于细胞膜内,无电位改变,证明膜内无电位差 ?????????????????????? ?????????????????????? ?????????????????????? RP值描述: RP↑→膜内负电位↑(-70→-90mV)=超极化 RP↓→膜内负电位↓(-70→-50mV)=去极化 1. 动作电位的概念 当神经或肌肉细胞受一次短促的阈刺激或阈上刺激 而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会发生 一次迅速而短暂的、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 (二)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 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实验现象: 2.与AP相关的概念: 极 化: 膜静息时,外正内负的状态 去极化:膜内外电位差向小于RP值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超极化:膜内外电位差向大于RP值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复极化:去极化后再向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 反极化:细胞膜由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变为内正外负的极性 反转过程 阈电位:引发AP的临界膜电位数值 后电位:锋电位下降支最后恢复到RP水平以前,一种 时间较 长、波动较小的电位变化过程 包括:负后电位=去极化后电位;正后电位=超极化后电位 3. 动作电位的组成 锋电位:构成动作电位主要部分的一次短促而尖锐的脉冲样变化,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后电位:继锋电位后所出现的电位波动,可分为负后电位(去极化后电位)和正后电位(超极化后电位)。它代表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恢复过程。 上一页 结束放映 下一页 分 期 兴奋性 与AP对应关系 机 制 绝对不应期 降至零 锋电位 钠通道失活 相对不应期 渐恢复 负后电位前期 钠通道部分恢复 超常期 正常 负后电位后期 钠通道大部恢复 低常期 正常 正后电位 膜内电位呈超极化 4.动作电位的进程与细胞兴奋性变化的关系 动作电位的进程与细胞兴奋性变化的关系: (三)生物电现象产生的机制 ∵ 静息状态下①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②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K+>Cl->Na+>A- ∴ ???????????????????????????????????????????????????????????????????????? 1.RP产生机制的膜学说 结论:RP的产生主要是K+向膜外扩散的结果 ∴ RP=K+的平衡电位 阻断剂:四乙基胺、四氨基吡啶 ??????????????????????????????????????? ??????????????????????????????????????? ??????????????????????????????????????? 2.AP的产生机制 结论: ①AP的上升支由Na+内流形成,下降支是K+外流形成的,后电位是Na+-K+泵活动引起的 ②AP的产生是不消耗能量的,AP的恢复是消耗能量的(Na+-K+泵的活动) ③AP=Na+的平衡电位 证明: ①Nernst公式的计算 AP达到的超射值(正电位值)相当于计算所得的ENa值 ②应用Na+通道特异性阻断剂河豚毒后,内向电流全部消失(AP消失) 动作电位的特点: a.“全或无”现象: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就达到最大 值,其幅度不会因刺激强度的加强而增大。也就是 说动作电位可因刺激过弱而不产生(无),而一旦 产生幅值就达到最大(全)。 b.不衰减传导,动作电位在细胞膜的某处产生 后,可沿细胞膜传导,无论传导距离多远,其幅度 和形状均不改变。 c.动作电位一经产生将传遍整个细胞。 d.不同细胞,AP的幅度和持续时间不同 (四)动作电位的引起和它在同一个细胞上的传导 阈电位及动作电位的引起 当刺激使膜内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可以在 已经去极化的基础上诱发产生动作电位,该临界 电位值称为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TP) 一般比正常静息电位大约低10~15 mV。 RP和TP的差值大,细胞兴奋性低;差值小,兴奋性高。 阈强度:使细胞膜去极化到阈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出胞: (如图:) 转移到 信号 小 结 跨膜物质转运方式的比较 转运方式 转运物质 膜蛋白 电化学梯度与耗能 单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