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弓根穿刺辅助装置开发和应用的可行性.pdfVIP

经皮椎弓根穿刺辅助装置开发和应用的可行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2卷第5期 广 州 医科 大 学 学 报 Vol.42 No.5 2014年10月 ACADEMICJOURN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ct.2014 ·临床实践 · 经皮椎弓根穿刺辅助装置开发和应用的可行性 翟浩瀚  陈  艺  龙  浩  陈玉书  潘建超  白  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广东广州510120)     摘要  目的:研制开发经皮椎弓根穿刺辅助定位装置,用带软组织的脊柱标本验证该装置的可行性 和实用性。 方法:对新鲜保留软组织的脊柱标本行CT扫描,在CT 片上的画出理想穿刺线和过棘突的矢 状线(棘突线),在距离棘突实际距离为5、10 cm处建立两个冠状位虚拟平面。 以棘突线与两平面的交点 为原点,过原点的冠状线和垂直线为X轴和Y轴,建立2个平面坐标系,确定穿刺线与这两个平面交点的 方位。 利用研制的辅助装置,构建体外坐标系,确立穿刺线与平面坐标系交点在辅助装置中的方位,利用 这确定的在两个平面坐标系上的交点便可引导穿刺进行。 被穿刺椎弓根随机分为2组:一侧采用自行研 制的经皮椎弓穿刺辅助装置组 (辅助装置组),对侧为“徒手”穿刺组(徒手组)。 两组均在C型臂影像增 强系统辅助下进行穿刺,置入克氏针,C型臂X线机证实穿刺成功。 比较两组的穿刺耗时和X 线曝光次 数。 结果:定位器组和徒手组的穿刺平均耗时分别为(15.36±4.21)min和(27.21±3.89)min,两组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位器组和徒手组接受X线辅助次数分别为7 次/ 椎体和 16次/ 椎体,两组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自行研制的经皮椎弓根穿刺辅助装置可有效减少手术耗时 和C臂X线透视次数。 关键词  脊柱;椎弓根;穿刺 中图分类号:R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36(2014)05-0083-04 Feasi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uxiliary device for percutaneous vertebral pedicle puncture ZhaiHaohan,Chen Yi,Long Hao,Chen Yushu,Pan Jianchao,BaiBo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the First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12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developanauxiliarypositioningdeviceforpercutaneousvertebralpediclepuncture and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practicality of the device by using spine specimens with soft tissues.Methods: Fresh spine specimens with soft tissues were scanned by CT.Ideal puncture line and sagittal line through the spinous process (spinousprocessline)weredrawnonCTimages.Twocoronalvirtualplanes,atanactualdistance of 5 and 10 cm,respectively,to the spinous process,were established.The intersection of the spinous process line and the two planeswas constructed as the origin. Coronary line and perpendicular lines crossing the origin wer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