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生命的韧性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增强生命的韧性ppt课件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RJ)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九课 守护生命 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 草地上有一个蛹,被一个小孩发现并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的身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长时间,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天真的孩子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挣扎的样子十分不忍。于是,他便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然而,由于这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自然,这只蝴蝶的欢乐也就随着它的死亡而永远地消失了。 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在人生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当生命遭遇挫折时,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 故事导入 1.了解什么是挫折,生活中遇到挫折是难免的 2. 知道面对挫折反应不同的原因 3.理解挫折对人生的不同影响 4.知道战胜挫折的方法 学习目标 合作探究 活动一:课堂调查——体验自身的挫折 【典型例答】 (1) 考试考砸了属于挫折。考试获得理想的成绩,是我们美好的愿望或者目标,这些愿望或目标没有达到,可以说遇到了挫折。留守儿童想念父母、同学不理自己不属于挫折,因为这些没有体现出为实现美好愿望、目标或期待而付出努力的过程。 (2) 参加了校运会的1500米比赛失利属于挫折。我每天坚持跑步,希望自己能为班级争光。可是,在比赛前一天,我发烧了,糟糕的身体状况使我与好成绩失之交臂。 讲授新课 1.挫折的含义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合作探究 活动二:相关链接——认识挫折 讲授新课 两只青蛙在觅食时不小心掉进路旁的牛奶罐里,罐里的牛奶不多,但足以让青蛙体验到什么叫灭顶之灾。一只青蛙想:“完了、完了,这么高的牛奶罐,我永远也出不去了。”于是它很快就沉了下去。另一只青蛙看见同伴沉没于牛奶中,并没有沮丧放弃,而是不断告诫自己,上帝给了我发达的肌肉,我一定能跳出去。它鼓足了劲,一次一次跳起,最后它终于成功脱险。 它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分别是什么?结果是怎样的? 讲授新课 2.人们面对挫折时产生不同行为反应的原因 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1.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 2.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3.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合作探究 问题: (1)爱迪生是怎么看待挫折的? (2)结合爱迪生的事例,你是如何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的?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如何正确看待挫折 讲授新课 3.人们面对挫折时产生不同行为反应的原因 消极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积极影响: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二 讲授新课 发掘生命的力量 有一批登山者从不同的路线接近峰顶。突然,一阵猛烈的风暴压住了他们。有一位业余登山者,当风暴开始袭击时,几次试图站起来都没有成功,最终他屈服了,也就永远地倒下了。另一位登山者,因失去知觉倒在雪地中。当他清醒过来,马上意识到自己面临生与死的抉择,这是,他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努力活下来。他知道停下来就意味着死亡,所以,一直不停地走着。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好似几个世纪,他一步一步艰难地挪动着。最后,他回到营地,迷迷糊糊地倒在帐篷前,队友最终把他救活了。 这位登山者在风暴中活了下去,给我们什么启示? 讲授新课 1.我们该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 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逻辑结构梳理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