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废弃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塑料废弃物

塑料废 弃 物 组员:魏雪莉、郑雪雪、杨珍珍、张慧、李坤阳、严炜、周刚、朱剑锋 举例说明: PLA (Poly Lactic Acid)聚乳酸生物降解材料,在足 够的湿度、氧气与适当的微生物条件下,在自 然掩埋或堆肥环境中经过短短的20~45天,即 可被微生物分解成CO 2 和H 2 O,再次回归于自然 环境中滋养植物生长。PLA聚乳酸的分解有两 个阶段:经水解反应分解之后再经微生物分解。 聚乳酸在自然界首先发生水解,然后微生物进 入组织内部,将其分解成CO 2 和H 2 O。在堆肥的 条件下(高温或高湿度),水解反应可轻易完成, 分解的速度也较快,在不容易产生水解反应的 环境下,分解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传统的石化 原料会增加CO 2 的释放,但聚乳酸不会有此现 象,在分解中产生的CO 2 可再次被使用成为植 物进行光化作用的碳原子。 1、可降解塑料的机理 通过光或微生物将塑料大分子链切断变成 小分子,最终变成水和二氧化碳消失于自然界, 这一过程称之塑料降解过程。淀粉基塑料是目 前国内外较为普遍的生物降解塑料,以淀粉向 微生物生存和繁殖提供养分,同时微生物以淀 粉颗粒点为突破口使塑料制品力学性能下降造 成制品崩裂,达到降解的目的。 2、可降解材料的优点 a:材料天然、无毒、透气性好; b:使用任何废弃物处理方式(如:焚化、 掩埋、回收、堆肥)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c:可取代以石油为基质的传统塑胶材料, 且有同类传统塑胶制品的物理性能,使用方法 相同; d:丢弃后,经堆肥环境及掩埋处理由微生 物完全分解。 * * 制作人:魏雪莉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生产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国外的定义则更加广泛,动物活动生产的废弃物也属于此类),通俗地说,就是“垃圾”。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垃圾、炉渣、污泥、废弃的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动物尸体、变质的食品、人畜粪便等。有些国家把废酸、废碱、废油、废有机溶剂等高浓度的液体也归为固体废弃物。 塑料工业属于高分子工业,是石化工业的一环,具有高度关联性,是多层次加工特性之产业。塑料是以石油或天然气为原料,经提炼、裂解成各种石化基本原料(单体)后,再经聚合反应(加成聚合或缩合聚合)而得的高分子树脂。各类塑料经过逐步加工衍生出各种下游制品,包括橡胶、涂料、接着剂、人造纤维、合成树脂等。 一、塑料的来源 二、塑料固废的来源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塑料废弃物。各种塑料包装物、购物袋、农膜、编织袋、饮料瓶、塑料盆、塑料壶、塑料桶、玩具、文具、塑料鞋、车辆保险杠、家用电器外壳、电脑外壳、废聚氯管、工业废旧塑料制品、塑料门窗、聚脂制品(聚脂薄膜、矿泉水瓶、可乐瓶等)以及塑料成型加工过程中的废料等等,随处可见,生生不息,永不枯竭! 三、塑料固废的产生量 2006年中国塑 料包装材料需求达6000万吨,按其中30% 为难以回收的一次性塑料包装材料和制品计算, 则废弃物产生量达1800万吨。中国可覆盖地膜 的面积为5亿多亩,再加上育苗钵和保鲜膜, 预计需求量达到1200万吨。一次性日用杂品 和医疗材料中的一部分也是难以收集或不宜回 收利用的,其需求量达1200万吨。据此, 难以回收利用的塑料废弃物将达4500万吨,因 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将日益严重。 四、塑料固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污染水体:固体废物未经无害化处理随意堆放,将随天然降水或地表径流入河流、湖泊,长期淤积,使水面缩小,其有害成份的危害将是更大的。红塑料中的汞、黄色聚乙烯 中的铅等如处理不当,能随溶沥水进入土壤,从而污染地下水,同时也可能随雨水渗入水网,流入水井、河流以至附近海域,被植物摄入,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体健康。 污染大气:焚烧法是处理固体废弃物目前较为流行的方式,但是焚烧将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一些有机固体废弃物长期堆放,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会被微生物分解,同时释放出有害气体。 燃烧塑料会产生大量的黑烟和刺激性气味,对人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 污染土壤:土壤是许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聚居的场所,这些微生物在土壤功能的体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与土壤本身构成了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而未经处理的塑料废弃物,由于难降解,且在经过经过风化、雨淋、地表径流等作用 ,其有毒液体将渗入土壤,进而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了土壤中的生态平衡,污染严重的地方甚至寸草不生。 侵占土地:废弃的塑料不断增加的产生量相当迅速,许多城市利用大片地城郊边缘的农田来堆放它们,难怪科学家从卫星拍回的地球照片上,围绕着城市的大片白色垃圾是那么显眼。 这些废弃的塑料,难以降解,常年堆放在那里,遂周围的居民的生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