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脊椎结核的CT、MRI表现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脊椎结核的CT、MRI表现
王飞 宋敏 杜鹏(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116011)
【摘要】目的 探讨脊椎结核的CT和MRI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18例脊椎结核患者的MRI和CT表现。结果 脊柱结核CT表现为斑点状、斑片状、虫蚀状骨质破坏、椎间盘破坏、椎管狭窄变形、死骨形成、椎旁冷脓肿、体压缩改变等;MRI表现为椎体及附件的骨质破坏、终板的破坏、椎旁脓肿形成、硬膜囊和脊髓受累、椎间盘信号的改变以及韧带下播散等。结论 CT在显示死骨、钙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而MRI在显示骨髓水肿、韧带下播散,硬膜及脊髓侵犯,特别是在早期诊断等方面具有优势,结合两者对脊椎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脊椎结核 CT MRI
近年来,结核的发病率又呈明显上升趋势。脊柱结核是最常见骨关节结核,约占50%[1],在晚期它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又缺乏特异性,因而脊柱结核的早期影像学诊断尤为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脊柱结核的CT和MRI表现,旨在早期诊断脊柱结核。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搜集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2月脊柱结核患者资料24份。其中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39.6岁。胸椎6例,胸腰段2例,腰椎15例,骶椎1例。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胸腰背、腰骶部疼痛及活动受限,低热、疲乏无力、体重减轻,脊髓或神经压迫症状。
1.2方法:采用意大利百胜公司ARTOSCAN-G 0.2T永磁型磁共振扫描仪,采用自旋回波(SE),体线圈,矢状面及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像横断及冠状面SET1WI像,层厚7mm,层间距5mm,矩阵256times;256。5例行GD-DTPA增强扫描。CT采用美国GE Light Speed双排螺旋扫描机,用层厚和层距均为5mm连续扫描,扫描图像取骨窗和软组织窗片,进行多平面重组(MPR)。
2 结果
2.1 CT表现 22例病人出现椎体和/或附件骨质破坏, 13例椎间隙变窄或消失,10例病人出现椎旁冷脓肿,密度不均匀,部分可见有钙化和液化坏死影,部分病例可见有小块死骨, 8例病人硬膜囊或脊髓侵犯,主要表现为冷脓肿或碎骨片压迫硬膜囊或脊髓。
2.2 MRI表现 24例病人均出现椎体骨质破坏,表现为T1WI均匀低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均匀高信号或混杂信号。13例病人出现椎间盘受累,表现为椎间盘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 呈T1WI低信号,T2WI混杂高信号;12例病人出现椎旁冷脓肿,表现为腰大肌肿胀,呈长T1、长T2信号,或椎体周围及腰大肌脓肿,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不均匀强化或环状强化;11例患者出现硬膜和脊髓侵犯,表现为硬膜和脊髓受压, 8例出现韧带下播散。
3 讨论
脊椎结核好发于儿童及青年人[2] ,30岁以下患者占80%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其中腰椎发病率最高,胸椎次之,多继发于肺结核或胸膜结核。脊柱结核引起的骨质破坏主要是椎体,椎体结核通常侵犯椎间盘而使相邻椎体受累及,以连续性多椎体受累更常见,少部分病变累及多个节段而非相邻椎体。
相邻椎体骨破坏,椎间盘破坏、椎间隙狭窄或消失及椎旁寒性脓肿形成是脊柱结核的三大特征性改变[3]。
3.1 CT特点:CT密度分辨率高,能够清晰地显示椎体和附件的骨质破坏、质密度增高,小块死骨形成,冷脓肿的形态范围,椎管受累情况等。多平面重组(MPR)能多方向、全方位地显示骨质破坏的全貌及椎体压缩的情况,骨性椎管狭窄程度等优于MRI。CT对于一些死骨及钙化的显示明显优于MRI[4],因此CT为显示死骨及钙化形成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3.2 MRI特点:MRI由于对椎体内水和蛋白、脂肪的含量变化非常敏感,可在病变的早期,在X线平片、CT检查结果阴性的情况下发现病变并确定病变范围。
脊柱结核骨破坏的信号改变大多在T1WI上呈均匀的低信号,少数呈混杂低信号;在T2WI上多呈混杂高信号,部分呈均匀高信号。脊柱结核早期,病变一般不累及椎间盘。
MRI亦能很好地显示冷脓肿的大小及范围,是较为理想的检查手段。由于重力作用,脓肿下部脓腔较上部大,增强扫描为环状不规则形强化或多囊样强化。由于MRI具有多方位成像能力和极高的软组织分辨力有利于观察脊柱和椎间盘细微的病理改变和病变范围,特别是矢状位有利于显示椎旁病变向前或后纵韧带及椎间孔内蔓延和病变的延伸范围,更好地确定病变区内有无脓肿形成以及流注脓肿的范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桥梁隧道)习题库(第4部分).pdf VIP
- 济南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公示).pdf VIP
-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桥梁隧道)习题库(第3部分).pdf VIP
-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桥梁隧道)习题库(第2部分).pdf VIP
- 一种氟硅酸制备氢氟酸联产白炭黑的方法.pdf VIP
- 物质的量(一)孙红保1案例.ppt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2024部编版小升初语文全真模拟测试卷.pdf VIP
- 控轧控冷-.ppt VIP
- 成都七中科学城2025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燃煤电厂锅炉烟气袋式除尘工程技术规范 DLT 1121-2020.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