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分水岭梗死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分水岭梗死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脑分水岭梗死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谭静静,夏成才,顾正华,李超   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CW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均给予纠正低血压,补充血容量,抑制血小板聚集,积极治疗原发病,按照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评定疗效,基本痊愈15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4例。结论:CWI分为皮质前型、皮质后型及皮质下型。临床特点与其病变部位有关,皮质前型表现为以上肢为主的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可伴有精神障碍;皮质后型以偏盲最常见;皮质下型主要表现为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由于头颅CT及头颅MRI的特征性改变,使CWI在临床上与其他类型脑梗死更易识别。临床上对此类脑梗死应减少脱水药物的应用,注重病因治疗,积极纠正低血压,扩充血容量,如有老年高血压合并颅内外血管重度狭窄患者,应注意降压的调控,避免过度降压,老年人发生腹泻、脱水时应立即补液,保证有效循环血量,减少CWI的发生。   关键词:脑分水岭梗死;临床特点;治疗   脑分水岭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CWI)是指脑内相邻的2条或3条动脉,由于管腔狭窄、闭塞等多种原因引起其灌注压同时降低,使灌注交接区发生严重局限性缺血而导致的梗死[1]。颅内外血管狭窄闭塞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及时发现病因及有效治疗对CWI的预后有重要意义,现将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CWI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58~85岁,平均年龄71.5岁。静态起病20例,动态起病10例。发病前血压较平时下降者15例,病前腹泻8例,降压过度11例,发热12例,脾破裂2例。既往高血压25例,冠心病9例,糖尿病8例,高脂血症1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例。   1.2 影像学检查   全部病例均行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头颅CT皮质梗死呈楔形低密度影,底边靠外,尖端朝内,皮质下梗死呈条索状或断线状低密度影,头颅MRI 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皮质前型:梗死发生于大脑前动脉ACA与大脑中动脉MCA皮质支的边缘带,梗死灶呈楔形,尖端朝向侧脑室,底朝向皮质软脑膜面;皮质后型:梗死发生于大脑后动脉PCA与大脑中动脉MCA皮质支的边缘带,常位于颞顶枕交接区,梗死灶也呈楔形,尖端朝向脑室;皮质下型:梗死发生于ACA、MCA和PCA与深穿支的边缘带,梗死灶主要位于侧脑室体部外上方,半卵圆中心或放射冠,位置比基底核层面高,病灶呈串珠样或融合成条索状,也可呈前后走行的线状。本组合并腔隙性梗死23例,颈部血管彩超或TCD显示单侧颈内动脉闭塞4例,狭窄7例,大脑中动脉闭塞2例,狭窄8例,双侧颈内动脉狭窄2例。   1.3 临床表现   皮质前型主要临床表现为: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对侧轻偏瘫,认知功能障碍,个别患者可有不完全性运动性语;皮质后型临床表现为:偏盲或象限盲,皮质型感觉障碍,不完全性感觉性失语,轻偏瘫少见;皮质下型主要表现为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本组病例均为急性起病,意识障碍3例,头痛10例,语言障碍10例,精神症状4例,偏瘫11例,偏身感觉障碍8例,偏盲6例。   2 结果   均给予纠正低血压,补充血容量,抑制血小板聚集,积极治疗原发病。按照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评定疗效[2],基本痊愈15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4例。   3 讨论   分水岭脑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I) CWI是指脑内相邻动脉供血区之间的边缘带发生的梗死,是脑内相邻2条或2条以上动脉供血的边缘带或交界区局限性缺血造成的梗死。一般可认为是:体循环低血压引起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心外科手术、麻醉药与降压药使用不当;大脑在体循环中位置最高,对缺血最敏感,而分水岭区距心脏最远,又是动脉的末梢部位,故最易受体循环低血压或有效循环血量的影响;颈内动脉等主干大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斑脱落的微栓子进入分水岭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区较大的分支,阻塞交界区血管; C反应蛋白高,血管检查均有血管狭窄;TCD显示远端低灌注;特别是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窄更常见[3]。 由于影像学的发展,头颅CT、头颅MRI的广泛应用,为本病的诊断提供有力的证据。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血管舒张能力下降,自动调节上下限均上移,能适应高血压而不能耐受低血压,血压突然降低超过脑血管自动调节下限,脑血流量减少,由于脑边缘带的供血动脉是终末血管,因此更易发生缺血性改变。颅内外血管的重度狭窄或闭塞是分水岭梗死的另一常见原因,脑分水岭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