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 滑动轴承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设计 滑动轴承3

* * * §12-7 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 1 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 2 径向滑动轴承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过程 3 径向滑动轴承的主要几何关系 4 径向滑动轴承工作能力计算 5 液体动压径向轴承参数的选择 1 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   对流体平衡方程(Navier-Stokes方程)作如下假设,以便得到简化形式的流体动力平衡方程。这些假设条件是 : ◆ 流体为牛顿流体,即 。 ◆ 流体的流动是层流,即层与层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 忽略压力对流体粘度的影响,实际上粘度随压力的增高而增加; ◆ 略去惯性力及重力的影响,故所研究的单元体为静平衡状态或匀速直线 运动,且只有表面力作用于单元体上; ◆ 流体不可压缩,故流体中没有“洞”可以“吸收”流质; ◆ 流体中的压力在各流体层之间保持为常数。   在以上假设下,从两平板所构成的楔形空间中,取某一层液体的一部分作为单元体,通过建立平衡方程和给定边界条件,可得一维雷诺方程: h 在图示模型中取单元体 y z x F v 取楔效应分析模型进一步分析,并建立坐标系如图,设润滑油在 z 方向不流动,即平板 z 方向尺寸为无穷大。 对单元体列 x 方向力的平衡方程式: 解方程得: 若对 y 求导,并引入动力粘度η,得到: 该式表明:压力沿 x 方向的变化与速度沿 y 方向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u 分析: ① 油层速度分布 上式可改写为 积分得: 若将边界条件:y = 0 时 u =V,y = h 时 u = 0 代入得: 可见,在两板间隙中,任意一点的速度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剪切流,在 y 方向呈线性分布;另一部分为压力流,在 y 方向呈抛物线分布。 u u u ② 润滑油的流量(求任意间隙为 h 的截面处 z 方向单位宽度面积的流量) 3 设某一间隙为 h0 的截面上,速度呈三角形分布,在速度公式中的后一项为 0,即 ?p/?x =0,那么,压力 p 在 h= h0 处获得最大值。此处流量为: 另根据油流动的连续 3 整理得到流体动力润滑的一维方程,即一维雷诺方程: 性,流经各截面的流量相等,有: 从雷诺方程可知,油膜压力的变化与η、v、h 及油膜厚度的变化量(h - h0 )有关。 P——油膜压力 η ——润滑油的粘度 v ——表面滑动速度 h ——油膜厚度 h0 ——对应最大压力处的油膜厚度 ① 作相对运动的两表面间必须形成收敛的楔形间隙。 ② 两表面必须有一定的相对滑动速度,而且运动方向必须从间隙的大口指向小口。 ③ 润滑油必须有一定的粘度,且供油充分。 液体动压润滑(形成动压油膜)形成的必要条件为: 试分析下图所示四种摩擦副,在摩擦面间哪些摩擦副不能形成油膜压力,为什么?(v为相对运动速度,油有一定的粘度。) 2 径向滑动轴承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过程 间隙配合,轴承的孔径D和轴颈的直径d ①收敛的楔形间隙 ② 两表面有一定的相对滑动速度v ③ 润滑油供油充分 3 径向滑动轴承的主要几何关系 ②半径间隙 ? =R-r = ⊿/2 ③相对间隙?= ⊿/d= ?/r ①直径间隙⊿=D – d 以O为原点,以OO1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r 和 d 分别为轴颈的半径和直径。 R 和 D 分别为轴承的半径和直径。 ④偏心距e OO1=e ⑤偏心率x=e/δ ⑥任意位置的油膜厚度h ⑧最小油膜厚度hmin ⑦最大压力处油膜厚度h0 ∴ ⑨轴承的包角α ⑩承载区 ⑴轴承的承载量计算和承载量系数 雷诺方程用极坐标表示:令dx=rd?,V=r?,将h,h0代入 4 径向滑动轴承工作能力计算 若对雷诺方程从油膜起始角φ1到任意角φ积分,可以得到油膜的压力大小。 油膜的压力表达式: 以上压力仅只有与外载荷方向一致的分力才能抵抗外载荷:该分量为: Pφ Pφy 对整个承载区域进行积分,得到轴承单位宽度上的油膜承载力: 将py乘以轴承宽度就得到轴承承载量,考虑到其他因素影响,在?角和距轴承中线为Z处的油膜压力为: 这样,有限长轴承总承载量为: 积分、并经整理后得到: 其中: 承载量系数 F——外载荷,N; η—— 油在平均温度下的粘度,N·s/m2。 B—— 轴承宽度,m; v—— 圆周速度,m/s。 Cp—— 承载量系数,与轴承包角α,宽径比B/d和偏心率χ有关。 ? ——相对间隙 ⑵最小油膜厚度hmin的确定 由前面已知: 在其他条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