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腰椎间盘突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腰椎间盘突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毕殿奎 吴兴杰(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 150000)
【中图分类号】R2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0434-02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牵引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汤药、牵引、手法和西药结合治疗。结果 160例患者治愈率为70%, 总有效率为92.5%。结论 采用综合疗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西医结合 牵引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是腰腿疼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病率高,在基层复发率又高,面对因长期重体力劳动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治疗方面形形色色,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既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复发,又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因腰椎间盘纤维的退行性变、萎缩、弹性减弱,在负重和脊柱运动外力的挤压、牵拉和扭转作用下,使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邻近的脊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导致下腰部疼痛,并沿坐骨神经分布方向,自一侧腰臀部向大腿、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放射,伴运动障碍的疾病。本病一般起病急,比较痛苦,虽有复位、按摩以及骶疗等方法,但治疗仍然比较棘手,我科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60例; 其中男102例,女58例; 年龄在30岁以下12例,31-40岁36例,41-50岁60例,51-60岁38例,61岁以上14例。腰椎间盘中央突出型68例,侧位突出92例; 病发于L3-4椎间36例,L4-5椎间40例,L5-S1椎间84例。全部病例均经CT确诊。
1.2 治疗方法
1.2.1 中医药方 乳香、没药、甘草各6g,丹参、川断、杜仲、寄生、菟丝子、伸筋草、炒麦芽各15g,鸡血藤30g,红花、地龙各10g。随症加减:下肢抽掣疼痛者加木瓜15g,白芍30g,川芎10g;下肢麻木者加全蝎、乌梢蛇、丝瓜络各6g;腰腿冷痛者加细辛5g,桂枝、仙茅各10g;腰腿灼痛者加忍冬藤30g,黄柏10g,薏仁15g。水煎1剂/d,取汁400 ml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6剂为1个疗程,一般服1-3个疗程。
1.2.2 骨盆牵引 患者取仰卧位,持续牵引20-30min,牵引质量为体质量的一半,1次/d,10d为1个疗程。牵引后患者卧床2h,绝对卧床休息4-7d。
1.2.3 脱水疗法 地塞米松10mg加入20%,甘露醇250 mL中静脉滴注,连用3d,对神经根性症状重者甘露醇2次/d。
1.2.4 手法治疗 主要采用坐位定点旋转法或侧卧定点斜扳法,此手法目的是纠正腰椎小关节紊乱,每周2次。辅助手法点穴按摩1次/d。
1.3 疗效评定 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y-sisscale,VAS) [1]对疼痛疗效进行分析。临床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治愈: 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deg;以上,能恢复原工作; 好转: 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 未愈: 症状、体征无改善。CT复查腰椎间盘突出情况。
2 结果
本组160例经4周治疗,随访3-10个月,治愈112例,好转36例,未愈12例。治愈率为70%,总有效率为92.5%。
3 讨论
一般认为在30岁以后,椎间盘即开始退变,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椎间盘的弹性和抗负荷能力也随之减退。日常生活中腰椎间盘反复承受挤压、屈曲和扭转等负荷,容易在腰椎间盘受应力作用最大处,即纤维环的后部由里向外产生裂隙,这种变化不断积累而逐步加重、裂隙不断加大,使此处的纤维环逐渐变为薄弱。在此基础上,由于一次较重的外伤,或反复多次轻度外伤,甚至一些日常活动使椎间盘内压力增加时,均可促使退变和积累性损伤的纤维环进一步破裂,已变性的髓核组织由纤维环薄弱处或破裂处突出。
现在普遍认为椎间盘退行性变或损伤及周围软组织炎症反应是腰痛的来源; 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可引起神经损伤及退行性变; 而椎间盘破裂后,游离的髓核刺激神经产生化学性神经根炎则是造成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因此,保守治疗的目标应对准退行性变椎间盘的再生和神经的保护及突出椎间盘髓核组织的再吸收[2]。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痛为主,连及下肢疼痛、麻木等表现,应属于祖国医学腰痛痹症的范畴。其病因病机: 劳损肾虚为内因,腰为肾之外侯,诸经皆贯于肾而络于腰。由于平素起居失节,劳累过度,或年老体衰,久病体弱,导致肾气虚弱引起腰疼。故肾虚腰痛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