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转换层施工计算
位于温州市广场路与信和街交叉口的6#地块标段,包括1-1#、1-2#、2#、3#和4#五栋高层,总建筑面积97602m2。地下一层,地上1-1#、2#、3#和4#楼均为31层,1-2#楼为29层,地上1~2层带有裙房,框架剪力墙结构,四层以上为剪力墙结构。每栋楼的三层(标高9.25~13.8m)即为梁式结构转换层,层高4.55m,楼板厚度为180mm。转换层有(以1-2#楼为例)不同截面形式的框支梁:(700、800、900、1000、1100、1400)×2000、(700、800)×1400、600×(1600、1700、1800)和900×1800共十二种,这些梁体积大,重量大,其模板及支撑的设计是施工的关键。本工程施工前经过周密的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采用现有的普通钢管(φ48×3.5)、九层胶合板和松木方料(50×100),解决了施工中的难题。以下将重点讲述现场施工中使用的模板及支撑体系的设计方案及其验算。 一、模板及支撑体系的设计方案 以最大截面1400×2000的转换层框支梁及周边楼板为例进行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方案设计(详见图1) 图2 转换层框支梁(1.4m×2.0m)及楼板的模板及支撑体系图 1、 框支梁底模 框支梁(2.0m高)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55m ,框支梁底横向(垂直于梁方向)采用50×100木方,间距中对中为200mm,上铺梁底模。梁底木方采用普通钢管支撑,横向(平行于梁方向)间距为400mm。梁宽0.6m梁底中间增加1道承重立杆, 梁宽0.7m和0.8m梁底增加2道承重立杆, 梁宽0.9m、1.0m和1.1m梁底增加3道承重立杆, 梁宽1.4m梁底增加4道承重立杆,以上增加的承重立杆不包括梁两侧的立杆。所有梁底承重立杆不允许出现接头且底部垫槽钢。梁底钢管排架在梁底处的每个节点增加保险扣件2个。纵横扫地杆距楼面200mm,第二道纵横水平杆距扫地杆1.2m, 第三道纵横水平杆在梁底。每步纵横水平杆必须拉通,水平杆接长采用搭接,严禁采用对接方式。在框支梁底设置剪刀撑,以增强梁底钢管排架的整体稳定。 2、 框支梁侧模 框支梁侧模均采用九层胶合板,竖向模挡采用50×100的松木方料,间距中对中为200mm,水平模挡采用普通钢管,间距为400mm。整个梁侧采用φ12螺杆对拉,每排两根钢管,钢管外侧用两个伞形扣和双螺帽加固,第一排水平螺杆从梁底200mm开始设置,对拉螺杆的水平和竖向间距均为400mm。 3、 楼板模板 楼板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4.37m,楼板模板方木间距中对中为300mm,上铺九层胶合板,水平钢管支撑纵横间距为1000mm, 承重立杆纵横间距为1000mm。纵横扫地杆距楼面200mm,第二道纵横水平杆距扫地杆1.2m, 第三道纵横水平杆在梁底。在内部每4m×4m范围内设置剪刀撑,以增强满堂红脚手架的整体稳定。 4、其他保证措施 模板支撑撑于三层楼板上,其厚度为150mm,混凝土为C40,为保证楼板的承载力,在四层转换层施工时,一层、二层主楼处的满堂红脚手架支撑不拆除,使转换层的施工荷载由一、二、三层承担。 二、转换层模板支撑体系验算 (一)、框支梁底模验算 作用于框支梁底方木的荷载包括梁与模板的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荷载计算 (1)钢筋混凝土自重:q1=25.500×2.00×0.20=10.2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q2=0.35×0.20=0.07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q3=(2.50+2.00)×0.20=0.90KN/m 2、方木的支撑力计算 方木的均布荷载 q=1.2×(10.20+0.07)+1.4×0.90=13.584KN/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方木传递集中力(即支座反力)分别为:N1=0.170KN, N2=3.905KN N3=5.434KN, N4=5.434KN, N5=3.905KN, N6=0.170KN 3、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00×10.00×10.00/6=83.33cm3 I=5.00×10.00×10.00×10.00/12=416.67cm4 4、方木抗弯强度验算 方木按五跨连续梁计算,取最不利荷载组,查表得出弯矩系数Km=-0.121,剪力系数Kv=-0.620,挠度系数Kw=0.967[1] 最大弯矩 M=Kmql2=-0.121×13.584×0.40×0.40=-0.263KN.m 截面应力 σ=0.263×106/83333.3=3.156N/m 方木的计算强度小于13.0N/m,满足要求。 5、方木抗剪验算 最大剪力 Q=Kvql=-0.620×13.584×0.40=-3.3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计算机二级Python编程真题及答案解析(共10套真题.doc VIP
- 保研面试题目及答案.docx VIP
- 2025江苏张家港经开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9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三上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部编].ppt VIP
- 2025四川中烟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59人(中烟工业)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DN2000钢筋混凝土顶管施工.pdf VIP
- 《销售人员职业教程》课件.ppt VIP
- 2025江苏张家港经开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9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沪教】六上英语知识点总结.pdf VIP
- 船舶主机全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