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的综合利用苯优质课课件
思考:煤和碳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吗? 煤是混合物,碳是单质。 1 、煤的组成 组成碳的元素 1 碳 2 氢 3 氧 4 氮 5 硫 6 磷 7 铁 8 铝 9 钙 10 硅 11 镁 思考:煤燃烧有哪些缺点? 产生大量的煤灰、煤渣、废气(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的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环境,燃烧效率低! 2 、煤的综合利用 1 、煤的 气化 碳在空气中燃烧 低值热气 中值热气 特点和用途:热值较低,用作冶金、 机械工业的燃烧气 特点和用途:热值较高,可短距离 输送。用作居民使用煤气,也可以用于合成氨 成分:CO、H2 、相当量的氮气 成分:CO、H2、少量的CH4 成分:CH4 高热值天然气 碳在空气中燃烧 CO + 3H2 CH4 + H2O 催化剂 特点和用途:热值很高,可远距离输送 2 、煤的干馏: 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 3.U形管底部还有还有一种黑褐色粘稠的油状物生成,这是煤焦油。 煤的干馏实验装置 2.点燃导管尖嘴处,有淡蓝 色火焰燃烧 焦炉煤气:氢气、甲烷、乙烯、 一氧化碳 1.玻璃管中的烟煤粉最后变 成黑灰色固体物质 这是焦炭; 煤焦油 成分: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 用途:燃料、化肥、农药、洗涤剂、 溶剂和多种合成材料 “煤变油”是20世纪20年代德国的两位科学家发明的。即煤炭的液化,就是指以煤炭为原料制取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的技术。 目前,我国在建和拟建的“煤变油”项目已达1600万吨,计划投入的资金高达1200亿元。国家制订的“十一五”规划中,很多省份都试图将“煤变油”项目列为重点发展项目。 煤可以变成油吗? 3、煤的液化 煤的液化 直接液化 间接液化 直接液化就是煤在高温高压下加氢催化裂化,转变成油料产品 煤的液化分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 间接液化就是先使煤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然后在高温、高压以及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液态烃、甲醇等有机物 液体燃料(甲醇、汽油等) 氢气、一氧化碳 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产品 煤 煤 煤 原料 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 把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使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 原理 液化 气化 干馏 煤的综合利用 总 结 1.苯的物理性质 (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特性) (1).无色,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 (2).密度小于水(不溶于水) (3).易溶有机溶剂 (4).熔点5.5℃, 沸点80.1℃ (5).易挥发(密封保存) (6).苯蒸气有毒 2 苯的分子结构 凯库勒在1866年发表的“关于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一文中,提出两个假说: 1.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环状闭链,即平面六 边形环。 2.各碳原子之间存在单双键交替形式。 凯库勒 (3)特点 苯分子具有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1. 6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2. 各个键角都是120°。 3. 平均化的碳碳间键长: 1.4×10-10 m 烷烃 C C 键 键长:1.54 ×10-10 m 烯烃 C C 键 键长: 1.33 ×10-10 m (1) 分子式 C6H6 最简式 C H (2)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实验事实: 2、苯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和H2和Cl2发 生加成反应。 1、苯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和液Br2发生 取代反应。 —— 类似于烷烃的性质 ——类似于C=C的性质 3、苯的临位二元取代只产一生种取代产物 —— 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等价 缺陷1:不能解释苯为何不起类似烯烃的加成反应 缺陷2: 与 性质完全相同,是同种物质 -CH3 -CH3 CH3- CH3 - 4、苯和酸性KMnO4溶液、溴水(苯不能使之褪色) 凯库勒式的缺陷 —— 证明苯的双键与一般的双键不同 苯的模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热计量规程介绍.ppt
- 热能转换装置原理 第二章 燃料及燃料燃烧计算 2010年.ppt
- 热板焊接演讲稿1.doc
- 热风围管安装方案:.doc
- 热释电体温计课程设计.doc
- 热起来了 冯双.ppt
- 热鲜肉 冷鲜肉 冷冻肉的区别.doc
- 烹饪营养与卫生 第一章(二).ppt
- 热能转换装置-第9章 锅炉的烟、风阻力.ppt
- 热能和营养概述02.ppt
- 跨学科教学活动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外卖包装设计对顾客用餐后口碑传播意愿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虚拟现实在虚拟现实游戏设计与开发职业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精品酒店服务创新与顾客忠诚度培育的顾客忠诚度提升路径与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民族地区人工智能教育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新能源汽车品牌营销案例研究:2025年传播策略与品牌价值传播效果评估报告.docx
- 社区养老助餐市场2025年跨境营养配餐趋势预测及应对策略.docx
- 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突破与新能源汽车市场拓展策略报告.docx
- 元宇宙虚拟现实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与实践报告.docx
- 社区养老助餐新模式探索:2025年老年营养配餐系统市场前景预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