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星罗布棋的氏族部落
                    几何纹罐、钵 猪纹黑陶钵 河姆渡人的生活 河姆渡史前遗址 7000年前的人 河 姆 渡 观察与比较 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 (1)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存在差异呢? 相同点:(1)都从事农业生产                 (2)都过着定居的生活                 (3)都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不同点:(1)房屋的结构不同                  (2)种植的农作物不同 不同点原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                                      不同,环境不同等。 农耕文明的特征 大汶口文化是黄河下游的一支重要的原始文化,是我国考古研究的重大成果之一。泰山大汶口遗址于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距今已有6100—4600多年的历史,出土了万余件文物。其中最多的是陶器,有用火烧饭的炊器,喝水用的饮器和盛器等; 在颜色上有灰陶、白陶、黑陶、彩陶、红陶、褐陶等;造型独特,色泽鲜艳,图案布局严谨,线条流畅明快,技艺娴熟高超,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先人们的高度智慧和文明,成为大汶口文化的代表。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大汶口夹砂 红陶猪形陶  大汶口文化  石奔, 长14厘米,宽4.3厘米,厚3.4厘米,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墓葬出土。 * *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氏族公社繁荣时,种稻植粟烧陶器。南河姆渡北半坡,居住草房穿兽衣。 氏族母系到父系,大汶口显财归私。      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处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从距今7000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 半坡聚落   ??????????????????????????????????????????????????????????????????????????????????????????????????????  一、半坡聚落 表现 建筑业 制陶业 原始手工业 原始畜牧业 原始 农耕 类别 栽培粟和蔬菜  磨制 石器 饲养 猪狗  制造彩陶 建筑半地穴式房屋  (自主学习) 半坡遗址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半坡人主要吃什么? 他们是怎样获得食物的? 他们住在哪里? 他们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 半坡氏族已经掌握了房屋建筑技术,过上了定居生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半坡人在农业上已经大量的种植粟。 半坡人以农业为主,还兼有饲养等其他行业。   ??????????????????????????????????????????????????????????????????????????????????????????????????????????????????????????????????????????????????????????????????????????????????????????????????????           猪骨        半坡出土半坡氏族的家畜饲 养业比较发达,饲养 着猪、狗、牛、羊、 鸡等。在半坡聚落 遗址中发现两个长 方形的圈栏建筑遗迹,这是夜晚圈着家畜的地方。当时饲养的家畜除食用外,还用来祭祀神灵,进行等价交换,人们又往往以家畜显示财富,用家畜的骨骼制作工具,用家畜殉葬等等。   ???????????????????????????????????????????????????????????????????????????????????????????????????????????????????????????????????????????????????????????????????????????????????? 在7000年以前,黄河流域已经普遍种植粟,石镰是收割粟的工具。使用时在镰身后部捆绑竖柄,人们一手把地里的粟秸攥成一束,一手持柄挥镰割断成束的粟秸。为增加石镰的切割能力,还特意把石镰的刃部加工成细密的锯齿状。 石  镰   ???????????????????????????????????????????????????????????????????????????????????????????????????????????????????????????????????????????????????????????????????????????????????? 石磨盘和磨棒是配套使用的脱壳工具,使用时把带壳粟放在石磨盘上,再手持石磨棒的两端压在壳粟上,来回搓动,使粟壳脱落,成为可供煮食的粟米。从收割用的石镰、加工用的石磨盘、石磨棒看,当时的农业生产工具已成系统,农业已脱离初始状态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