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朱竞谈汽车工业
盘点2004,放眼2005
--汽车行业
作者:朱 竞 MSN:onesyours@
序
记得2004年初我在AMT论坛()“汽车行业”中发表过一篇《冷看4S模式》,对当时热火朝天的汽车投资热表示质疑,不过应者寥寥;而今,汽车界又是一片凄风苦雨,似乎成了烫手的山芋,反差之大,很有坐过山车的感觉。
2005年1月4日SOHU在汽车版和北大联合打造了《中国汽车市场营销报告》,对2004年的众生进行了精彩的分析,同时也对2005年的市场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读来如电影幕幕在眼,却知有多少“汽车人”的苦与悲蕴涵其中。
2005年1月11日的《经济观察报》在汽车版上以《一杯迅速冷却的茶》开题,对2005年轿车行业趋势进行了预测,茶冷了,还能喝吗?
而我更愿意以棋来讨论目前的汽车市场,所谓棋行天下,换个角度才能破解密局,以《一盘未下完的棋》来斟酌,我想会给大家更多希望吧。
入道汽车行业10年,从懵懵懂懂到渐有思考,从稚嫩的拜访客户遭人冷眼到自己也打理一块汽车产业链的小小天地,虽然其中也做过咨询、软件,却始终和汽车有着不解之缘。
从20到30,人生最美好的光景奉献给了汽车行业,有过教训,有过苦楚,有过失望,当然也有喜悦和收获。
对目前的市场我有自己的理解,希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多沟通。
联系我很简单:
EMAIL:onesyours@
期待您的指正。
朱竞
2005年1月12日
概述
近年来,在中国的外国汽车公司主管一度在两难处境中挣扎:如何应付2001到2003年间,汽车销量超过翻番的暴涨。
但自2004年7月以来的几个月中,他们的困惑却又转到了另一个主题:如何解释汽车市场出现的增长急剧放缓。
2001年,轿车销量为75万辆,2002年增至120万,2003年达到210万。2004年前6个月,销售增长率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平均月增幅按年计高达40%。然而,自2004年7月以来,月增幅按年计基本为零。有些时候,与2003年相比,还有所下降。
各公司曾一度全力增加产量,以满足需求,但现在突然发现产能过剩。往日一周开工6、7天,每天24小时的汽车厂,变得长时间无所事事。2004年汽车销量预计增长10%到15%,达230万至400万辆,但这一增幅全部来自上半年。
只有起点较低的本田(Honda)和现代(Hyundai)设法避免了最剧烈的滑坡,今年维持着两位数的高增长。福特(Ford)表现也还可以。但时至年底,它们的销售增长也已开始放缓。
作为长期以来汽车业的龙头老大,大众(Volkswagen)遭受的冲击最为严重。位于上海的合资企业是大众的旗舰厂,2004年其销量比2003年下降了6%。大众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眼下刚刚超过20%,而2002年还在50%以上。
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也深受其害。两家最强大的独立制造商——奇瑞(Chery)和吉利(Geely)均未能达到销售目标,因而提出了出口计划。这也受到中国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一些新运营商生产的其它轿车,比如电池制造商比亚迪(BYD)生产的车辆和华晨(Brilliance)的中华轿车都陷入了困境,甚至在为保有市场一席之地而苦苦挣扎。
对于市场环境的突变,通常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认为,中央政府自4月份开始推行严格的信贷紧缩政策,针对的行业是被认为增长过快的产业,包括汽车业。自那以来,一度支撑越来越多汽车销售的银行信贷,实际上已停滞。
这一点与政府调控不无关系,纠枉过正往往是国内的特色,不仅最终客户购买受到影响,汽车产业链上民营资本更是受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相信在2005年下半年情况会有大的改观。
第二种解释是消费者预计车价还将进一步下调,因而可能决定推迟购车。过去两年,车价一直在大幅下滑。
中国消费者一向是买涨不买跌,2005年1月初出现的某些品种的价格回涨应该是一些厂家对市场价格的试水,但我认为,总体价格下跌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至少持续到2005年的下半年。
咨询机构亚汽资源公司(Automotive Resources Asia)的迈克尔?邓恩(Michael Dunne)认为,还有第三个原因,一个常识性原因。他说:“或许市场走到了自己的前头。”2001年起的两年中,中国较为富裕的城市地区的很多人都加入到买车热中,暂时耗尽了市场的增长能力。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现实,就是随着中国GDP每年的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成为轿车的潜在消费者。
汽车制造商希望出现某种因素,能推动消费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