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PPT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内 容;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1984 年11月19日,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站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542人死亡,7000多人受伤,35万人无家可归。;国内外重大事故;国内外重大事故;国内外重大事故;国内外重大事故;;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重大工业事故的不断发生,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随之产生了重大危险、重大危险设施等概念。  1976年,英国卫生与安全委员会首次向英国卫生与安全监察局提交了建议的重大危险源标准;1999年颁布了《重大事故危险控制条例》。   1982年6月,欧共体颁布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简称《塞韦索法令》) ;1996年颁布了《塞韦索法令Ⅱ 》。   1992年,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颁布了“高危险性化学物质生产过程安全管理”标准,提出了137种易燃、易爆、强反应性及有毒化学物质及其临界量。   1993年6月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及建议书。要求各成员国制定并实施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的国家政策,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发生。; (一)定义 1、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2、单元 ?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 3、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4、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安全生产法》: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表1 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公司可能涉及临界量的危险化学品 ; 未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依据其危险性,按表2(不同类别的危险性分类及说明)确定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 危险化学品危险性类别及包装类别依据GB12268确定,急性毒性类别依据GB20592确定。 危险物质超过临界量的情况: 1、一种危险物质的数量达到或超过临界量; 2、各种危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之比的和大于或等于1 q1/Q1+q2/Q2+…+qn/Qn≧1 式中: ? 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表2 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续表2 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校正系数β的取值;校正系数α的取值; 二、危险源辨识 根据化学品毒性、燃烧、爆炸特性基础上,确定危险化学品及其临界量标准。通过对比,确定可能发生重特大事故的潜在危险源。 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各国应根据具体的工业生产情况制定适合国情的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其定义应能反应出当地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一个国家的工业模式。把所有可能会造成伤亡的工业过程都定为重大危险源是不现实的,因为由此得出的化学品太多,现有的资源无法满足要求。标准的定义需要根据经验和对危险化学品了解的不断加深进行修改。 参考国外同类标准,结合我国工业生产的特点和火灾、爆炸、毒物泄漏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规律,以及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中对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行试点的情况,相关部门对原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行了修订,并将标准名称改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自2000年12月1日起实施。; (一)第一类危险源辨识 根据系统中出现的能量(利用、产生和转换情况)或危险物质的类型,及它们对人或物的危害来辨识。 着眼点:危险源导致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否达到或超过某种限度。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根据以往的事故经验弄清导致各种事故发生的主要危险源类型,然后到实际中去发现这些类型的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的辨识工作必须与危险源的危险性评价工作结合起来。;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 安监总管三〔2011〕95号;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 安监总管三〔2013〕12号;爆炸性气体的分类、分级、分组表;甲、乙类危险物品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2009; (二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