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元素与肥料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量元素与肥料PPT

;;氮素营养与氮肥;一、氮的生理功能;缺氮时,蛋白质合成受阻,导致蛋白质和酶的数量下降;又因叶绿体结构遭破坏,叶绿素合成减少而使叶片黄化 苗期:由于细胞分裂减慢,苗期植株生长受阻而显得矮小、瘦弱,叶片薄而小。禾本科作物表现为分蘖少,茎秆细长;双子叶作物则表现为分枝少老叶先表现病症 后期:若继续缺氮,禾本科作物则表现为穗短小,穗粒数少,子粒不饱满,并易出现早衰而导致产量下降 缺氮时,作物自身能把衰老叶片中的蛋白质分解,释放出氮素并运往新生叶片中供其利用。因此,作物缺氮的显著特征是植株下部叶片首先褪绿黄化,然后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 ;;;;;;铵态氮肥; 简称硫铵,(NH4)2SO4, 含氮量20~21% 水溶液呈酸性,吸湿性小,不易结块,化学性质稳定,易溶于水,生理酸性肥料 施入土壤后,解离为NH4+和SO42-, NH4+被土壤胶体吸附,暂时保存, SO42-会酸化土壤 施用技术:宜作种肥,也可作基肥、追肥。在石灰性和碱性土壤上施硫铵,易发生氨的挥发损失;氯化铵:;氨水:;硝态氮肥的共同点;硝态氮肥的种类及性质;;化学式Ca(NO3)2, 含氮量12.6~15%; 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或接近中性,具有强烈的吸湿性; 施入土壤后,很快解离为Ca+和NO3-, Ca+可供作物吸收利用,并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可使酸性土的H+和盐渍土的Na+交换出来,使土壤胶体品质变好; 施用技术:宜在酸性土和盐渍土或缺钙的旱地上作追肥施用,但不宜在水田和多雨地区施用; 两种形态氮素性质和某些特性的比较;酰胺态氮肥种类及性质; 碳酸氢铵 因为碳酸氢铵分解时产生的氨气易熏伤种子和幼苗; 硝酸铵 由于吸湿性强,空气潮湿就能使之液化,也有沾在种子上的危险,含有硝酸根离子,对种子发芽有严重影响; 尿素 因为尿素含氮量高、含有少量的缩二脲,而且有一定的吸湿性,很容易沾在种子上,影响种子的萌发; 氯化铵 含有大量氯离子,当土壤局部氯离子浓度高时,对种子也有危害,也不能作种肥。 总之,凡是强挥发性、强吸湿性、强腐蚀性、养分浓度过高、含有害成份的肥料品种均不能或不宜作种肥,否则会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氮肥深施是合理施用氮肥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同样数量的氮素化肥,深施利用率多40%–60%以上,表面撒施利用率一般只有20% - 30%。 氮肥深施的方法很多,如基肥深施,种肥深施液体氮肥深施及追肥沟施或穴施等多种方式。; 农田中氮肥的去向 ?作物吸收 30~45% ?残留在土壤中 10 ~30% ?损失 40 ~45%;磷的生理功能及磷肥;一、磷的生理功能;磷对氮代谢有重要作用,如硝酸还原有NAD和FAD的参与,而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则参与氨基酸的转化; 磷与脂肪转化有关,脂肪代谢需要NADPH、ATP、CoA和NAD+的参与; ;磷能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适应能力: (1)抗旱 A 促进根系发育 B 提高细胞的充水度和原生质胶 体的持水能力 (2)抗寒 可溶性糖、磷脂类物质增加, 冰点下降 (3)抗酸碱性:物体内磷酸盐含量提高,缓冲酸碱的能力增强: ; 植株瘦小。缺磷影响细胞分裂,使分蘖分枝减少,幼芽、幼叶生长停滞,茎、根纤细,植株矮小,花果脱落,成熟延迟 叶呈暗绿色或紫红色。缺磷时,蛋白质合成下降,糖的运输受阻,从而使营养器官中糖的含量相对提高,这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故缺磷时叶子呈现不正常的暗绿色或紫红色 老叶先表现病症。磷在体内易移动,能重复利用,缺磷时老叶中的磷能大部分转移到正在生长的幼嫩组织中去。因此,缺磷的症状首先在下部老叶出现,并逐渐向上发展 ; 正常玉米;正常棉花;玉米缺磷对比;缺磷植株瘦小,茎叶大多呈现紫红色,叶尖枯萎呈褐色,花丝抽出迟,结实率低;磷素过多会增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使谷类作物无效分蘖增多和空壳率增多,产量锐减,品质下降; 磷素过多,叶片上会出现小斑点,是磷酸钙沉淀所致 ; 磷素过多影响作物的产品品质,如叶菜类纤维增多,烟草的燃烧性变差,豆科作物茎叶中蛋白质含量增加,籽粒中蛋白质减少; 磷素过多妨碍作物对锌、硅等元素的吸收利用,引起缺锌症状,也易导致水稻感病;水溶性磷肥;②重过磷酸钙 又称双料或三料过磷酸钙,简称重钙,缩写为TSP,主要成分是水溶性磷酸一钙,有效磷(P2O5)含量40~50%; 白色或灰褐色粉粒物,易溶于水,呈微酸性反应,易结块,由于含有4%~8%的游离酸,故吸湿性和腐蚀性比过磷酸钙强; 施用技术:在土壤中转化合施用方法与普钙相似,重钙不含硫酸钙,对喜硫作物,如马铃薯、豆科作物等十字花科作物等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