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刘慧儒的后出师表的尴尬
读刘慧儒的《〈后出师表〉的尴尬》
丰台路中学 覃巧丽
诸葛亮在中国民间,可谓是有口皆碑,多称其为“智慧”的象征,而史学家对他的评价却大打折扣,可谓众说纷纭,我只是读过小说《三国演义》,还有易中天的《品三国》,不能对此评判,一直想细读《三国志》,可惜现在还排着队(目前正读《史记》)。2009年第9期《读书》杂志刊有刘慧儒的《〈后出师表〉的尴尬》,读过之后,有种别样的感觉,因为与我平时所见所闻关于诸葛亮的东西有较大出入。
文章以诸葛亮的《后出师表》是否系诸葛亮所写谈起,但作者并未纠缠其中,而是回到文本来分析,得出此文对诸葛亮的尴尬处境和内心活动把握得很准,即使系伪作,这篇妙文也“保存了历史的尴尬,引起了我们的疑问和追寻,让我们发现了诸葛亮隐秘的苦衷——就这个意义,它也许够得上一个‘真’字了。”那么诸葛亮到底有什么苦衷呢?我们来看看本文作者刘慧儒的分析。
作者回到文本,先概括《后出师表》的内容:“通览《后出师表》,全文都在为出师辩护,篇首强调先帝遗命,中间列举当战的理由,结尾申明己志。”
然后说刘备遗命。“《后出师表》把伐魏作为先帝遗命,又理所当然地把这一遗命定为国策,无形之中放弃了对这干系重大的战略决策的审视与考量,同时也说撇开了当事人自己的责任。这种做法,与人们印象中思维缜密、谨慎负责的诸葛亮形象不相符。”
再说文(《后出师表》)中提到的出师理由。“一共六条,归结起来有三点:一、不战不能得天下,反会使敌人坐大;二、吃败仗没关系,不能指望一战而定;三、蜀国地小人寡,拖不起。这三点,说白了就是:非战不可,败了也得战,得速战。这里,作者要传递的信息再明显不过了,就是一个字——打。”但“伐魏与否绝非诸葛亮一己之私事,它关系到百姓的身家性命,需要通盘考虑、理智抉择。”
作者基于以上分析,认为《后出师表》从头到尾都不像出自诸葛亮之手。但作者马上一转:“可是为什么偏偏这篇文章,总令历代文人志士一咏三叹、赞赏不已呢?平心而论,《后出师表》虽论理不足,但在那低调而沉潜的执著之中弥漫着一股悲情,极具感染力。人们推重此文的原因,除了其美学价值外,主要是闪耀在字里行间为报知遇奉献一切的人格精神。问题是,这篇不像诸葛亮所写的文章何以能让千百年间无数读者坚信其真实呢?这不能不说是个谜。或许《后出师表》的含糊其辞,从侧面反映了诸葛亮难言的尴尬处境,与读者的模糊印象正好契合。”诸葛亮此时的处境是:刘备已死,诸葛亮不仅失去了与君主的所谓鱼水关系,而且有了生存危机。因为刘禅身为君主,贪图享乐、信谗好逸、了无责任心,而诸葛亮勤政敬业。而这势必导致民心的向背和朝中大臣的派系化。以刘禅的角度看,“贤臣”都在诸葛亮一方,君主难免有失落感,只有被群小捧着,才会觉得满足、才能获得某种心理补偿。通俗地说就是诸葛亮越是勤受拥戴,后主就越不开心。一旦后主大权在握,左右又有小人进谗蛊惑,诸葛亮处境之不妙,可想而知。诸葛亮的困境是,既要保全自己,又要维护昏君的地位和权威,一公一私,是为两难。而他又不能舍身春公:作为西蜀赖以立国的道德化身和精神支柱,诸葛亮舍身无异于毁国,求自安也就是保社稷。忠臣自安,可以体现君主的正当性;身遭不测,则会凸显君主的昏庸和暴戾——这是诸葛亮无论如何都要避免的。以诸葛亮的高明,君臣之间的矛盾和戒备,自然不会太着形迹。出师伐魏,就是他躲避刘禅的一步高招。因为一打起仗来,刘禅多少会有点危机感,不得不倚重诸葛亮。飞鸟未尽,良弓可用,此其一。其二,既然打仗,就有败的可能。败了,刘禅更得抓住诸葛亮这根救命稻草不可。不管出于趋利还是避害的考量,刘禅都很难舍弃诸葛亮。伐魏无望,这诸葛亮不会不明白,为了避祸他这才不得已玩战争。但玩要玩得像真的,因为一旦被人看破,就没有玩的借口了;但又不能玩得太过火,若大打起来,则会输掉继续玩的本钱。要兼顾两面三刀头,也真难为了诸葛亮。他斩王双、射张郃,象征意义大,对伐魏大计却无多少裨益;而搞迂回,设疑军,打运动战,牵制敌人,这才是本意所在——保存实力。要不是玩战争,诸葛亮数出祁山,不可能没有惨烈的战争场面。事实上,只有街亭之役损失较大,那是因为马谡有违孔明节度所致。当然,即使把伤亡控制到最小,玩战争仍然是不道德的。诸葛亮对这点应该比谁都清楚。他长年伐魏,一直出奇的谦卑低调,有功不愿受贺,失利则自责求贬,尤其是对士卒体恤有加,甚至还说出“一夫有死,皆亮之罪”的重话。凡此种种,除了因自己避祸累及他人而愧疚外,殊难找到更合理的解释。
诸葛亮为避自己杀身之祸而选择战争之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看其分析也有其道理,但现在我还是不能评判,有待于我的阅读考察,这样也许还能有点发言权。
?
附《后出师表原文与翻译:
原文: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 1~50题,共50道题 一、职业道德理论知识部分 答.doc
- 第一册教材培训.doc
- 第一部分语文基础知识.doc
- 第一册第二课师说补充讲义.doc
- 第一单位 中国现代的农耕经济温习教材[精品].doc
- 第一单位 第四节 物质的疏散系.doc
- 第一单位 文明与生活[宝典].doc
- 第一单位生字检测[优质文档].doc
- 第一单位温习导学单.doc
- 第一单元:课余生活.doc
- 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能力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完美版.docx
- 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能力题库完整.docx
- 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能力测试题审定版.docx
- 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题审定版.docx
- 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题一套.docx
- 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必考题.docx
- 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能力题库及参考答案1套.docx
- 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题参考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