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衡传》高三复习知识点概览精选
一、 文化常识 1. 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 ②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⑨备: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2)表示长久、经常的副词。 ①常: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常痛于骨髓。 ②雅: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素:荣禄遇足下素厚。/素疾大户兼并。 (3)表示否定的副词。 ①不:衡不慕当世。 ②未: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④弗:行道之人弗受。 ⑤非: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⑥毋:赵王畏秦,欲毋行。 ⑦勿:愿将军勿虑。 ⑧莫: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5 . 多义词 ⑴观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 (10)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11) 行:去应荐。 (12)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13) 就:就职,任职。 (14)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15) 应:应职,接受官职。 (16)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17)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18)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9)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20)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21)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22)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23)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4)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 . 其他 (1)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 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 ④元丰七年 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 (2)地名。 ①南阳西鄂人也 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③河间相 ④京师(京城) (3)学校。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4)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①张衡字平子 ②屈原名平 ③韩愈字退之 ④苏轼字子瞻 ⑤苏辙字子由 ⑥诸葛亮字孔明 ⑦刘备字玄德 ⑧关羽字云长 ⑨张飞字翼德 ⑩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 班固字孟坚 1.通假字 (1)员径八尺 (“员”通“圆”) (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 ﹙3﹚傍行八道 (“傍”通“旁”) (4)形似酒尊 (“尊”通“樽”)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常从容淡静。 古: 言行举止适度得体。 今: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 古: 不去赴任。 今: 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 特地征召。 今: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 (4)覆盖周密无际。 古: 四周严密。 今:周到细致 (5)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古: 今: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 (6)衡下车,治威严。 古: 官吏初到任。 今:从车上下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