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治愈原发性不孕伴慢性盆腔炎1例报道.docVIP

腹针治愈原发性不孕伴慢性盆腔炎1例报道.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针治愈原发性不孕伴慢性盆腔炎1例报道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腹针治愈原发性不孕伴慢性盆腔炎1例报道 何春裕 李正花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广东广州 510405) 【关键词】 腹针疗法 原发性不孕 慢性盆腔炎 【中图分类号】R2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9-0333-01 腹针疗法[1]是薄智云教授创建的一种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调节先天、后天经络的一个微针系统。以“神阙布气”学说为理论基础,认为:“神阙系统是形成于胚胎时期的人体调控系统,是人体最早的调控系统和经络系统的母系统,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与对机体宏观调控的作用。”腹针疗法在妇科疼痛性病症、慢性盆腔炎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等方面有显著的疗效。腹针强调“先从诊断入手,再看辨证妥否,尔后操术勿燥,依情再做加减”。由于本人对腹针极感兴趣,在实习时由带教老师指导下第一次把腹针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其疗效之显著,先把其中一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1 病例资料及来源 病例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女性,28岁,2009年12月5日初诊。患者因“不孕1年伴下腹疼痛2月余”来诊,缘患者近1年来在无采取任何避孕方式下正常性生活但仍未孕,近2月来开始出现下腹部疼痛,腰酸,伴带下量多、色偏黄、无异味,外阴痒。双附件轻压痛,略增厚。平素月经周期及经期尚规则,经期血块(+),痛经(+),有生育要求。B超示:后位子宫,子宫常大。子宫输卵管造影示:双侧输卵管炎,通而不畅。诊断为:原发性不孕伴慢性盆腔炎。经西医常规抗炎等治疗后改善不明显,仍有下腹部阵痛,带下量多色偏黄,外阴痒等症状。末次月经11月8号,7天干净,量一般,血块(+),痛经(+)。舌红,苔黄,脉沉弱。为寻求中医治疗来诊,建议腹针治疗。 2 治疗 四诊合参,证“湿热下注型”,根据腹针辩证论治的原则,治疗如下:患者平卧位,定位取穴,局部常规消毒后,用0.34mm一次性不锈钢毫针直刺,捻转得气后留针30分钟,配合艾灸箱温灸。取穴: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水道(双),外陵(双),滑肉门(双),下风湿点(双),大横(双)。每7天1次,3次为1个疗程。 针刺1个疗程后,患者诸症状较前明显好转,下腹部偶隐痛,腰微酸,带下量减少,色微黄,无异味。上方加气穴(双)、归来(双)。 针刺2个疗程后,患者慢性盆腔炎症状消失,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示:宫内早早孕。 3 体会 慢性盆腔炎[2]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腹酸痛、月经紊乱、白带增多、不孕等。《傅青主女科》认为“带下具是湿”。广东地区湿气较重,慢性盆腔炎临床病症多夹湿,因湿气重浊黏滞,使病情缠绵不休。湿邪郁久而化热,湿热内蕴,伤及任带二脉,故见带下量多,色偏黄。《傅青主女科》:“妇人有带下而色黄者,宛若黄茶浓汁,其气腥秽,所谓黄带是也。夫黄带乃任脉之湿热也。”故治疗重点在于捉住患者湿热的病机特点。盆腔炎症缠绵不愈,反复发作可导致输卵管黏连、积水、僵硬、扭曲或闭塞,使输卵管丧失其输送精子、卵子和受精卵的功能,或壶腹部扭曲造成精卵结合障碍而发为不孕症。 本医案中医者捉住了湿热下注的病机特点,针灸取穴以健脾利水,清热燥湿为主。引气归元由中脘、下脘、气海、关元4穴组成,中脘和下脘同属中焦,有调理中焦气机升降的作用,气海为气之海,关元能培肾固本。四穴针刺时由中脘向下依次针刺致关元,引后天脾胃之气培补先天之肾气,有引气归元之意,4穴有调脾胃、补肝肾的功能,含扶正以固本之意。下风湿点是薄智云教授的经验用穴,有消淤止痛,驱风利湿,疏通患部经气之效。水道隶属阳明胃经,具有清热利湿、通调水道的功效。调脾气由左右两个大横穴组成,大横是足太阴脾经的经穴,能调理脾脏的功能,有健脾、利水、燥湿之功。腹四关由外陵和滑肉门四穴组成,四穴同时针刺能通调气血、疏理经气,有引脏腑之气向全身布散之妙。气穴为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之交会穴,有调理冲任、益肾暖胞之效。归来为阳明胃经之穴,“归”,还也;“来”,返也。穴名有恢复和复原之意,刺此穴可使气血旺盛,补益精气。 本病案运用腹针疗法有效治愈了原发性不孕伴慢性盆腔炎,主要捉住了患者湿热下注的病机特点,治疗取穴以健脾利水,清热燥湿为主。遵循了“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通过针灸刺激腹部相关腧穴及相应点,以调理脏腑功能失衡,调理冲任气机和局部气血为主,培正固本,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考文献 [1]薄智云.腹针疗法[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