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雄倍散治疗鹅口疮40例疗效观察.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拟雄倍散治疗鹅口疮40例疗效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自拟雄倍散治疗鹅口疮40例疗效观察 邱晓慧   (天津城建大学医院中医科 天津 300384)   【摘要】试验证明龙胆紫为潜在的致癌剂,因此专家建议不能在粘膜或开放的创面使用龙胆紫,自拟雄倍散治疗鹅口疮,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鹅口疮 雄倍散 外涂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366-02   40 Casesof Original Agentia of Realger and Gallnut Curing MycoticStomatitis   QIUXiaohui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Hospital,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Abstract】It is proved experimentally that dahlia B is a potential carcinogenic agent. Therefore, medicine experts suggest that dahlia B should not be used on the M.M. or open wound. Original agentia of realger and gallnut as an efficient treatment of MycoticStomatitis, has not only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 but also hardly side-effects, as well as worthy recommending.   【Key words】Mycotic Stomatitis Original Agentia of Realger and Gallnut Apply Topically   鹅口疮,又称“雪口”或“口糜”、“白口疮”。是指口腔粘膜溃烂如米粥样。西医多诊断为“白色念珠菌性口腔炎”,其治疗多以2%龙胆紫外涂。英国药理学家的动物实验证明,龙胆紫为潜在的致癌剂,英国卫生部因而建议,不能在粘膜或开放的创面上使用龙胆紫[1]。外涂自拟雄倍散,治疗“鹅口疮”40例,疗效显著,无任何副作用,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40例,女23例,男17例,年龄3个月—70岁,其中3岁以下婴幼儿36例,10岁以上4例。以上40例患者口腔均有不同程度的红肿,并出现白色斑点,略有凸起,多数斑点联合成片,表面有白色腐膜状物,如米粥样,不易试除,强行拭去则出血,严重的可布满整个口腔,本组病例有35例经涂片检查,查到白色念珠菌,其他5例未检查,西医均诊断为“白色念珠菌性口腔炎”。   2 治疗方法与结果   2.1 治疗方法   雄黄10克,五倍子30克,冰片10克,儿茶10克,将以上四味药捣碎研末(雄黄切忌火煅,加热后可分解三氧化二砷而有剧毒),用凉茶或甘油调成糊状。先用温水或盐水漱口(婴幼儿可用蘸满生理盐水的棉签清洁局部),将疮面的分泌物冲洗掉,以便药物充分接触病灶,外涂药物,日涂数次,一般1—3天即可治愈。   2.2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口腔粘膜恢复正常,无白膜及糜烂面。有效:口腔粘膜与治疗前相比白膜及糜烂面明显减少。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   2.3 治疗结果   40例中,32例痊愈,占80%;6例有效,占15%;2例无效,占2%,有效率达95%。   3 典型病例   3.1 患儿7个月,哭闹拒乳2天,查:舌、颊部及软腭等处可见有粘膜充血,其上附有乳酪状斑片,拭除之则见出血,确诊为“鹅口疮”(白色念珠菌性口腔炎),给予雄倍散外涂,次日复诊仅有白屑,再涂一天而愈。   3.2 患者65岁,男,肺癌6个月,因合并感染,静脉点滴青霉素等抗生素一月有余,近两天出现口腔疼痛,查:口腔内颊部及软腭处可见大片粘膜充血,其上附有乳酪样斑片,涂片检查,查到白色念珠菌,确诊为“鹅口疮”(白色念珠菌性口腔炎),给予雄倍散外涂,两天后痊愈。   4 讨论   “鹅口疮”常见于婴幼儿,多因胎中伏热,蕴积心脾或因膀胱湿热,泛及脾胃,湿浊不化,循经上蒸所致,可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涂片检查,可发现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是条件致病菌,寄生在皮肤粘膜,特别是阴道及指甲周围。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在母体阴道感染,母亲乳头或哺乳器上染有白色念珠菌,另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与免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