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昆明有乾坤精选
颐和园记录集解说词第二集 昆明有乾坤
高塔变高阁 千古留悬念
修园不修墙 背后藏玄机
南北风格 天下精华
盛世理想 集于一身
晨钟暮鼓 男耕女织
万寿昆明 自有乾坤
【简介】公元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清漪园建成。清漪园与香山静明园、玉泉山的静宜园、万寿山,连同它东面的畅春园和北边的圆明园一起,在北京西北郊连成了一片庞大的园林区,史称“三山五园”。 在清漪园里,流传着很多故事、传说和至今未解的谜团。佛香阁的所在地原本是一座九层的延寿塔,这个专为皇太后祝寿而设计的建筑,却在接近完工之际突然被拆除改建为佛香阁。据记载,建塔拆塔的花费几乎占据修园总花费的1/10。对拆塔建阁的原因,后人有多种猜测,但真相如何,依然是一个悬念。此外,世界上最长的长廊、与众不同的听鹂馆小戏台、造型奇特的建筑“扬仁风”、仿苏州山塘街的买卖街,它们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清漪园的山水建筑又如何体现古典园林艺术的精髓?本集将一一呈现。
【正文】
公元1764 年,清乾隆二十九年夏季,一场大雨中荷花摇曳,湖光潋滟,山色空蒙,其实这并不是赏常见的江南景色,而是北京西北郊的清漪园雨景。清漪园的建成,让这一年的雨水也有了与以往不同的意义。西山、玉泉山上的雨水和泉水汇集成溪流,顺着纵横交错的水渠流到山下,灌溉着大片的水田。这里种植的稻米香糯可口,成为皇家专用的贡品。水流通过玉河注入清漪园的昆明湖,面积达三千三百余亩的昆明湖,实际上成了位于京西的人工水库。
就在清漪建成的同时,新增的万泉庄水系也完工了,自此,以清漪园为枢纽,北京西北郊五座皇家园林之中的四座都由水路连接起来。京郊的这个水利系统提供了周边农田和园林用水,从昆明湖通向护城河的长河,则让清漪园和紫禁城一脉相连。当年从紫禁城前往清漪园有两条道路,陆路是出西直门经圆明园向西,由清漪园大宫门进入园内。和陆路相比,走水路去清漪园更加快捷而且有趣,皇帝的龙舟从西直门外的倚虹堂码头出发,沿着长河行进大约九公里,可到达清漪园。今天的北京城依然保留着乾隆时期的这条水道,水道大部分狭窄而弯曲,最窄的地方仅容一船通过。在水道的尽头,一座拱桥映入眼帘,它就是清漪园的水上门户——绣漪桥,穿过绣漪桥,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出昆明湖开阔的湖面。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放眼前方,就看到了十七孔桥白色的桥身,它连接着昆明湖上的南湖岛。透过十七孔桥的桥孔,可以看到湖东岸的一道石堤,蜿蜒到远处的城关。龙船穿过十七孔桥,向西掠过南湖岛之后,昆明湖和万寿山的全景就像一幅展开的画卷呈现在眼前,湖光山色一览无余。至此,清漪园山水一体的完整面貌才尽收眼底,一路走来峰回路转,令人目不暇接的视觉效果,来自于古典园林艺术中先抑后扬步移景换的设计理念。
何处燕山以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这是乾隆皇帝赞美清漪园的著名诗句,而清漪园留给后人的,除了无双的风景,还有古老的传说,有趣的故事和至今未解的谜团。
从水木自亲码头登岸,人们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被万寿山上那个巍峨的高阁所吸引,它就是佛香阁,是万寿山的核心建筑。然而在清漪园的最初的设计中,这里并没有佛香阁,而是一座九层高塔。
当年乾隆皇帝陪同母亲下江南的时候,曾经游览了杭州的六和塔,乾隆母子对六和塔极为喜爱,所以决定在清漪园大报恩延寿寺中,仿照六和塔和南京报恩寺的延寿塔修建一座高达九层的延寿塔。施工过程中,乾隆不时亲自来园内查看,督促工程进度。乾隆二十三年盛夏,九层的延寿塔已经建到了第八层,高塔巍峨
耸立,分外醒目。八月初七,乾隆再次亲临工地视察,然而仅仅两天之后,主管工程的内务府总管大臣三和却突然接到圣旨,命其拆掉当时已建好八层的延寿塔。这道出人意料的圣旨让所有的人都大惑不解。根据清宫档案奏事档的记载,建塔拆塔共花费白银三十七万余两,接近修建清漪园总花销的十分之一。延寿塔为什么在几乎完工的情况下突然被拆除呢?后人对此有多种猜测,有人说是由于砖石结构的九层宝塔过于沉重,造成地基坍塌,只好拆除。还有人说,是因为在这里建高塔不吉利,所以拆除。令人奇怪的是,这样一件大事在相关史料中并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而作为惟一的知情人,乾隆对此事的解释也前后不一,含糊其辞。乾隆在自己的《志过》一诗中提到,延寿塔是自行倒塌的,但延寿塔分明是=他下旨拆除的。后来乾隆又说拆塔是风水的原因,因为北海曾经建过一座塔,第二年就失火烧毁了。乾隆还引用明代的《春明梦余录》一书的记载,说在北京的西北部不宜建造高塔,然而人们查遍了此书也没有找到这句话的出处。
随着岁月的积淀,拆塔的原因愈加扑朔迷离,对这个谜团的解读也日益变得五花八门,在乾隆《志过》一诗中有这样两句:南北况异宜,窣堵建未妥。意思是由于南方的佛塔建在北方,环境条件大不相同,以致延寿塔建而未成。有人据此从园林风景的角度对拆塔原因作了一番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T 9009-2011_工业用甲醛溶液.pdf
- 小升初计算宝典(下篇) .pdf VIP
- 第2章《物质的微观结构》知识点清单-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pdf VIP
- 高中英语人教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全册课文原文和翻译(分单元编排).pdf VIP
- 计算机类模拟题.docx VIP
- 连云港市普通住宅物业公共服务内容等级标准.pdf VIP
- 四川省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要点精解.doc VIP
- 三菱电梯LEGY-III (NS3L1) -TS安装调试手册.pdf
- 翼虎用户手册官方完整版.pdf
- 默纳克电梯控制系统故障说明新国标-V1.1 - 20220307.xls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