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跨江斜拉桥QC成果-斜拉桥曲线变截面主塔施工质量进度控制
重庆市江津区**长江大桥及引道工程
斜拉桥曲线变截面主塔
施工质量进度控制
发布人:
重庆**大桥“桥梁铁军”QC小组
目 录
1、工程概况 3
2、小组概况 4
3、选题理由 4
4、调查现状 5
5、确定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6
6、原因分析 6
7、要因确认 7
8、制定对策 8
9、对策实施 8
10、效果检查 13
11、巩固措施 16
12、总结与打算 16
1、工程概况
重庆市江津区**长江大桥及引道工程路线全长6.066km,全线设置一座长江大桥,二座隧道,三个立交。
**长江大桥主跨为216.5+464+216.5m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主梁采用连续钢桁梁结构,上层公路,下层轻轨。索塔为宝塔型,塔柱高188.30m,分为上塔柱、中塔柱、下塔柱。其中下塔柱高37.80m,为变截面矩形空心箱构造,截面尺寸从底部到顶部由10.88×8.09m变为8.0×5.8m。塔柱采用爬模工艺,每节段施工4.5m,目前下塔柱施工已经完成。
主塔施工为本工程控制重点,本次QC成果即“桥梁铁军”QC小组针对下塔柱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度控制的活动总结。
2、小组概况
表2-1 小组概况表
小组名称 “桥梁铁军”QC 成立日期 2010年1月 编号 CSCEC6JCSS 活动日期 2010年5月~2008年8月 小组类型 攻关型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小组任职 成员分工 岗位 培训小时 1 男 36 本科 组长 技术顾问 项目经理 98 2 男 30 本科 副组长 技术指导 项目总工 85 3 男 30 本科 副组长 现场实施 生产经理 80 4 男 28 本科 组员 现场实施 工程部经理 80 5 男 40 本科 组员 现场实施 工程部副经理 80 6 男 29 本科 组员 数据收集、分析 测量组长 80 7 男 32 本科 组员 实验分析 实验室主任 80 8 男 24 本科 组员 数据收集、汇总 技术员 80 3、选择课题及选题理由
3.1 理由一:塔柱为变截面连续曲线,采用爬模施工,工序复杂,为本工程重点之一,是2010~2011年度的控制性工程。
3.2 理由二:塔柱施工为工期控制重点,主塔能否按期完工关乎后续架梁、挂索施工,以及全桥的合拢通车。
3.3 理由三:本工程为重庆市重点工程,中建系统进入桥梁市场亟需在此“桥都”树立“桥梁铁局”的形象。
3.4 理由四:理由四:本工程创优目标为“鲁班奖”,精细化施工为工程的控制目标。
4、调查现状
4.1 质量方面
2010年5月—2008年8月QC小组成员对塔柱施工质量问题进行总结,发现以下问题普遍存在:钢筋主筋间距不均匀,保护层控制不准、混凝土表面存在温度裂缝。
4.2 进度方面
2010年5月—2008年8月QC小组成员分别对主墩塔柱的每节段浇筑混凝土的时间进行统计如下:
表4.2-1塔柱浇筑时间统计表
部位 P3塔柱 P4塔柱 左幅
第三节 右幅
第三节 左幅
第四节 右幅
第四节 左幅
第三节 右幅
第三节 左幅
第四节 右幅
第四节 耗时 18 17 18 20 17 19 17 18
统计结果表明:平均每节段平均需要18天时间,超出原计划的每节段12天。
5、确定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5.1确定目标
(1)主筋定位均匀、保护层可控、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温度裂缝。赢得监理、业主、市质监站认可。
(2)每节段塔柱施工工期由18天减少为10天,才可以保证下塔柱如期完成。
5.2可行性分析
(1)项目部为松原大桥班底,有同类桥梁施工经验,并特别聘用有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指导施工。
(2)工人队伍与公司有过多次合作,工程经验丰富且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3)项目部成立之初即成立专家组,聘请国内知名桥梁专家,提供有利技术支撑。
(4)中建系统高度重视本工程,高度关注本工程,各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标可以实现!
6、原因分析
图6-1 原因分析图
7、确定要因
表7-1 要因确认表
序号 影响因素 确认理由 结论 1 爬模熟练工不足 现场有多名经验丰富的技术员指导,并对工人进行过培训,可弥补此项不足 非要因 2 施工员缺乏经验 部分管理人员刚参加工作无工程经验,但现场负责人经验丰富,此项影响较小 非要因 3 工人振捣不规范 振捣不足容易造成表面蜂窝麻面,但对裂缝影响不大 非要因 4 爬架设备不规范 爬架整体稳定性不足,有轻微晃动影响施工进度,但影响不大 非要因 5 养护设备不足 水泵流量较小,但临近长江可从长江直接取水养护,此项影响不大 非要因 6 混凝土标号高 混凝土标号高,水化热较大,造成混凝土表面开裂,但此项非要因 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重庆土石方运输劳务合同.doc
- 重庆土石方平场及基础劳务承包合同.doc
- 重庆地灾防治中心一次性勘察报告.doc
- 重庆城市道路勘察报告.doc
- 重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抗滑桩设计.doc
- 重庆城市道路及配套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勘).doc
- 重庆多层商业住宅小区安全文明施工方案.doc
- 重庆多层商业示范区项目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施工方案.doc
- 重庆大型公司合同管理办法.doc
- 重庆学校教学楼防水施工承包合同.doc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