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概论学.doc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纺织概论学

第一章 织造工艺流程 第一节 织物的形成 一、织物的形成 织物是由纱线或者纤维制成的产品,主要包括机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布。 由两组相互垂直的纱(线)在织机上交织而成的织物称为机织物,简称织物。 沿织物长度方向排列的纱线称为经纱。 沿织物宽度方向排列的纱线称为纬纱。 ▲织物形成过程的五大运动 ⑴ 开口:按照经纬纱交织规律,把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形成梭口的运动; ⑵ 引纬:把纬纱引入梭口的运动; ⑶ 打纬:把引入梭口的纬纱推向织口的运动; ⑷卷取:把织物引离织物形成区的运动; ⑸送经:把经纱从织轴上放出输入工作区的运动。 织物形成示意图(如图1-1) 二、织机工作圆图 图1-2为织机各主要机构的运动,都是在主轴回转一周的时间里循序完成的,各运动之间应有严格的时间协调关系,必须合理配合,才能使织机正常运转。由于织机各主要机构的运动都是主轴传动的。因此,各机构的作用时间,常以主轴回转角度来表示,即形成织机的工作圆图,并以此来分析和调整织机各运动的 相互关系,达到各机构协调运动的目的。 三、织机的生产效率 织机生产率的高低,常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 ⑴ 理论产量:PL=6N/PW m/台h ⑵ 实际产量:P实=P理η m/台h ⑶ 入纬率: L=N×B m/min 第二节 织造的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简图 1、络筒:将容量小的管纱卷绕成密度适宜、成形良好的容量大得多的筒子纱,同时清除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 2、整经:根据工艺设计要求,把一定数量的筒子纱,按规定的长度、排列顺序、幅宽等均匀平行地卷绕在经轴或织轴上,供浆纱或穿经工序使用。 3、浆纱:浆纱工序的任务是在浆纱机上进行经纱上浆,并按整幅织物所需的总经纱根数,合并若干个经轴的经纱,把上浆后的经纱卷绕成织轴。其目的是使纱线毛羽贴伏,提高纱线强力和耐磨性,尽量保持纱线的弹性伸长,改善经纱织造性能。 4、穿结经与纬纱准备:根据织物工艺设计的要求,把织轴上的全部经纱按一定的规律穿入停经片、综丝眼和筘齿,以便织造时形成梭口,织成所需要的织物,并在经纱断头时能及时停车而不致造成织疵。 5、织造:把准备好的经纱和纬纱织成一定规格的织物。 6、整理:织物下机后经过验布、修布、热定型等工序改善织物外观风格或使织物获得特殊性能的过程(防火、保暖、拒水等)。 第二章 络 筒 概 述 一、络筒的任务和工艺要求 1、任务 ⑴ 将管纱卷绕成具有一定形状、大小、且成形良好的筒子; ⑵ 清除纱疵、杂质,提高纱线质量; 2、工艺要求 ⑴ 不损伤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 ⑵ 筒子卷装坚固稳定,便于高速退绕; ⑶ 退绕的张力尽量要均匀,卷装的容量要大; ⑷ 结头小而牢,回丝要小; ⑸ 尽量减少纱疵,改变纱线外观品质。 二、工艺流程 1、1332络筒机工艺流程(图2-1.1 ) 图2-1.1 2、自动络筒机工艺流程(图2-1.2) 图2-1.2 第一节 络筒张力及张力装置 一、管纱的退绕 二、管纱退绕时构成张力的因素 1、 络筒张力构成 1)退绕张力; 2)张力装置产生的纱线张力; 3)纱线在纱路中与导纱机件相接触造成的摩擦力; 上述三项因素中,退绕张力的形成和变化因素比较多,是引起张力波动的主要因素,故络筒张力分析,重点讨论退绕张力的形成和变化。 2、 退绕张力的构成 退绕张力由以下因素构成 (1)纱线的静态平衡张力T0; (2)纱线在纱层上的黏附力; (3)纱线从静态过度到动态需要克服的惯性力; (4)摩擦纱段与纱管或纱层之间的摩擦力; (5)由于气圈而引起的张力; 上述五种力中,第(5)项在纱线中的影响甚微,第(2)(3)项,数值极小,均可略去不计。故分离点的张力仅由纱线的静态张力T0与摩擦纱段所产生的摩擦力决定,摩擦纱段产生的摩擦力为大。 分离点的张力T1可以近似的用欧拉公式计算 式中 T0----退绕点张力; f------纱线与纱层或纱管间的摩擦系数; α-----摩擦纱段对纱管的包围角,rad; e------自然对数之底(≈2.718))) V1——筒子表面的圆周速度; V2——纱线往复运动的导纱速度; 筒子上纱线的卷绕角: 卷绕圆柱形筒子方式 一种是筒子主动回转,导纱器往复运动导纱; 一种是筒子由槽筒摩擦传动,由槽筒导纱; 2、 圆锥形筒子 图2-31 传动方式:由槽筒摩擦传动; 传动半径ρ:筒子轴心线至传动点之间的距离; 筒子与槽筒的传动比为: (式中:R—槽筒半径) 三、筒子的卷绕密度 卷绕密度:是指筒子绕纱部分单位体积中的纱线重量,一般用g/cm3表示;筒子卷绕密度的大小,反映了筒子的卷绕松紧程度; 实际生产中一般用称重法计算卷绕密度;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