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教亚低温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继教亚低温护理

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与护理 教学内容 一. 亚低温治疗定义 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在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肛温32~34oC),从而达到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亚低温治疗仪产品组成 亚低温治疗仪又称降温毯,冰毯冰帽,控温毯等 一般由主机和外设附件两部分组成 : 主机部分-----制冷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和水循环控制系统。 外设附件-----水毯,连接管,体温传感器 工作原理 压缩机或者半导体提供冷源将水箱内水制冷,由温度控制系统控制临床需要的水温,再通过水循环系统输出到水毯内循环,水毯与患者身体接触,利用温差控制患者的体温,营造亚低温的环境。 操作步骤 1.环境准备:房间气流通畅,配有电源,稳压器和可靠地线,背侧通风口与物体间距必须大于20CM 2.用品准备:亚低温治疗仪,电源线,地线,温度传感器,管路,床单,蒸馏水,冬眠合剂,肌松剂,气管切开用物等。 3.患者准备: (1)使用前需向患者或家属解释, (2)评估病情, (3)实施亚低温治疗前,用冬眠合剂待患者逐渐进入冬眠状态后,方可进行亚低温治疗。 (4)单纯头部物理降温,可不用冬眠合剂 4.仪器准备,连接好管道,毯子,传感器 (1)加水:使用前往水箱加水至水位计标线水平 (2)铺毯:将冰毯平整铺于床垫上,上端平床头,冰毯上铺床单 (3)连接传感器:传感器一端插入主机接口,另一端夹于病人腋窝 (4)开机:打开电源开关,水温表和体温表显示开机实测温度 (5)设定机温和水温 (6)设置体温下限报警值:比机温设定值低1℃~2℃ 二. 临床意义 三. 适应症 四. 原则 五. 护理 五. 护理 五. 护理 * 重症医学科 赵秀珍 临床意义 二 原则 四 适应症 3 三 亚低温治疗的定义及仪器使用 3 一 护理 3 五 冬眠合剂 物理降温 2 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 3 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 4 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 1 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 官氧耗 高热惊厥或 超高热病人 心肺复苏后病人 颅脑损伤及重型 颅脑手术后病人 低温麻醉 病人 感染中毒休克早期 及颅内感染病人 1 应尽早、尽快实施亚低温治疗 2 冬眠深度不应过深,以病人进入睡眠状态为宜 3 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3~5天,最长为5~7天 4 降温不宜过快,体温每小时下降1°C为宜,复温速度要慢,一般每4小时复温1°C ,在12-16小时内升至37°C 护理 神经系统观察 呼吸道管理 呼吸、循环 系统监测 体温护理 基础护理 复温护理 亚低温对脑组织无损害,但低温可能掩盖颅内血肿的症状,应提高警惕。特别在复温阶段,因为复温过快、发生肌颤易引起颅内压增高。 一般情况肛温32~34℃, 1)若体温超过36℃,亚低温治疗的效果较差, 3)若体温低于28℃,易出现室颤。 1、神经系统观察 2、呼吸、循环 系统监测 3、体温护理 亚低温可以使呼吸减慢、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必要时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护 4、呼吸道管理 5、基础护理 6、复温护理 及时、定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应重视呼吸道的湿化及温化,纠正、维持病人水平衡,防止痰栓形成及缺氧。 亚低温治疗的病人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差,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应做好病人的皮肤、口腔、泌尿道、眼睛、等护理。 亚低温治疗结束后,应先撤去物理降温,让体温自然恢复,同时逐渐降低冬眠合剂的量,最后停用冬眠合剂。切忌突然停用冬眠合剂,以免病情反复。 *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