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安全问题.pptx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注射剂安全问题

中药注射剂安全问题10301030074 陈澄简单回顾1科学分析2影响因素3我的看法4C历史回顾▲ 1941年,百团大战之后的太行根据地。 柴胡注射剂(肌注)▲60年代初期, 20多个品种(静注) 抗601注射剂 茵栀黄注射液 201-2(板蓝根)注射液▲70年代是中药注射剂大发展时期,经过临床试用的,有资料报道的就有700多种。事件回顾葛根素注射剂 (2003)鱼腥草注射液 (2006)刺五加注射液 (2008)茵栀黄注射液 (2008)双黄连注射液 (2009)香丹注射液 (2009)清开灵注射液 (2009)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显示:中成药不良反应排名前20位的品种中,中药注射剂占了17个,前3位分别是双黄连注射剂、清开灵注射剂、参麦注射剂。是否科学 ?中药注射剂的产生和发展缘自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环境条件。不具有坚实的研发基础和基本的科学背景,中药注射剂是特殊时期的不正常产物。中医 VS 西医中医评价、选择、使用中药,主要是基于寒热温凉升降浮沉的中药药性,这种药性多属于物理效应;西医则从药物化学效应去评价选用药物。他举了一个例子,从化学角度上讲,热水与冷水都由水分子组成,它们的区别就在于分子间距离的大小。对西医来说,冷水和热水进入人体后的化学效应是相同的,故西医认为冷热水在药效上没有差别。但对中医来说,冷热水的药效则是相反的,有凉性和温性的差别,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属于药效的范围。药品生产环节1、原料药材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例如:A、鱼腥草(时间)B、丹参(地区)C、葛根(基源)2、制备工艺落后例如:莲必治穿琥宁和炎琥宁3、企业生产过程中执行GMP存在问题2006年“齐二药”事件后,SFDA对药品生产企业执行GMP的情况进行了飞行检查,据来自SFDA网站上的数据显示,到2007年初,SFDA共依法收回GMP证书157张,由此可见药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施GMP存在很大问题药品的流通存储环节“刺五加”注射液致人死亡案开庭 以销售假药罪判处原黑龙江完达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片区销售经张国宏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9000元,以销售假药罪判处该公司原质量保证部主任王汝平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9000元。药品的使用环节1、过度使用中药注射剂导致不良事件增多 不少人观念上认为:中药比西药副作用小,输液比口服药起效快。因而主动要求使用中药注射剂。2、药品使用不注意辨证热证热者寒之 误用热药——火上浇油寒证寒者热之误用寒药——雪上加霜表证未解即用清开灵直清里热风寒之邪闭郁体内缠绵不愈说明书:有表证恶寒发热者慎用例如:感冒发热(邪在肌表)——解表法3、患者个体差异4、与原发病有一定关联清开灵针剂:CNS原发病发生CNS不良反应(31%)>非CNS原病者(3%)。 原因:患CNS疾病时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强,进入CNS药液增多。蝮蛇抗栓酶(抗凝、溶栓):治疗脑血栓、心肌梗死,致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各2例。 原因:该制剂能溶解动脉硬化壁上的隐性血栓,使附壁血栓或动脉硬化斑块脱落而流至小动脉微血管网,从而引起基底节等部位的梗死。安全标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司长骆诗文认为:中药对药材的产地要求也非常之高,不同的产地中药,药效也不一样,而一味中药中可能混合有多种成分,很多中药的药理都没有搞清楚。标准是无法制定的。Thank You !早在1941年,太行山上的八路军将士发烧,二野的卫生部长钱信忠就建议卫生材料厂将有退烧效果的柴胡,蒸馏提取成针剂。当时,柴胡注射剂经过临床试验没有发现不良反应,而且也确实有着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从此,我国有了第一支的中药注射剂。?1965年6月26日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这就是著名的“6.26指示”。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搞中草药群众运动,至70年代,大搞中草药运动中出现了大量的中药注射剂品种,有资料报道的就达700多种。此后,中药注射剂继续升温。80年代中药注射剂已多达1400种左右,研制和使用中药注射剂几乎达到了疯狂的状态,短时间内研制出这么多新药,在现代药物研究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2006年2月.浙江省东阳市幼儿因注射鱼腥草针剂出现不良反应陷入昏迷.金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叫停腥草注射液;2006年6月.山东省济南市出现鱼腥草注射剂致6岁女童死亡的医疗事故;2008年10月.云南省红河州6名患者在使用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有3例死亡;2008年10月.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医院使用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后。有4名新生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名新生儿死亡;2009年2月12日,黑龙江鸟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佳木斯分公司生产的双黄连注射液.该药品造成1名患者死亡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