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版 必修三16琵琶行.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粤教版 必修三16琵琶行

* * * * 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诵琵琶篇 唐宣宗挽白居易联 16 琵 琶 行 琵琶行题解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 “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为江州司马。 生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安史之乱755-763) 白居易本来就是一个关心下层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人,这次他又用浅显流转的语言描写了一个令人怜惜的风尘女子形象。由于这首诗,白居易的名字也就更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三十年后唐宣宗在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中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连少数民族的儿童都能背诵,稍有文化的汉族人就更不用说了。  1、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用一句七言诗概况每段大意。 2.结合文本探寻琵琶女的身世变迁。 3.诗人为什么说他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试结合全诗的内容和白居易的生平来谈。 自诉身世苦 自叹谪居苦 琵琶女与白居易“同命相怜”的触发点是什么?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遭遇相同 情感共鸣 同由京城流落江南,都有天涯沦落之感。 一个名满京都的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曾有过欢乐富足的生活,如今境遇一落千丈。 同居穷乡僻壤,知音难觅,倍感凄凉寂寞。 同样从荣到衰,同样怀着满腹的忧愁暗恨。 琵琶女的演奏(三次)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环境描写: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互 文) 第一次(暗写) “惨”!(离愁、沦落) 侧面烘托:音乐的美,琴技高超 琵琶女寂寞 诗人、客人离愁(惨将别) 第二次(明写)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女出场 1. “寻”“问”……这一系列的动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心情如何? 答:急切、欣喜。 2. 琵琶女为何“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答: 矛盾、含羞。 找出比喻音乐的句子,并指明形容了什么样的乐声。 如急雨 如私语 珠落玉盘 莺语花底 泉流冰下 冰泉冷涩 银瓶乍破 铁骑突出 如裂帛    粗重急骤    幽细轻柔    清脆圆润    婉转流利    低沉停顿    沉吟凝滞    激越雄壮    高亢激昂    戛然而止 比喻 特征 文字传达出了琵琶女的感情变化?   由急促渐至轻快,至停顿,后突然爆发,达到高潮,最后戛然而止,有音尽意未尽之感。 文字传达出了乐声的变化 低沉——欢乐——沉思——愤怒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侧面烘托琵琶女的高超技艺,人们都沉浸在这琵琶声之中 第三次(暗写)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满座皆泣 诗 人:重闻琵琶青衫湿 琵琶女:却坐促弦弦转急 古人描写音乐美的句子: 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 《论语·述而》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