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视网膜、视路疾病
眼 科 学Ophthalmology 延边大学临床医学院 眼科学教研室 *第七节课* 第十四章 视网膜病 第十五章 视神经及视路疾病 复习视网膜解剖结构特点: 1.由RPE和神经感觉层组成。 2.神经感觉层:N元、N胶质、血管系统构成。 3.内屏障与外屏障: 视网膜毛细血管、RPE。 4.色素上皮-玻璃膜-脉络膜 毛细血管复合体: 维持光感受器微环境。 (二)视网膜渗出 1.硬性渗出:毛细血管病变、水肿渗出吸收—外丛状层脂质沉着—黄白色小点或斑块状。 2.棉绒斑: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神经纤维层的微小梗塞,轴浆运输阻断。 3.视网膜前出血:浅层大量出血视网膜内界 膜与玻璃体后界间积聚;多为半月形。 4.玻璃体积血:大量视网膜前出血,或视网 膜新生血管出血,进入玻璃体腔。 二、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 (一)色素改变 (二)脉络膜新生血管 (三)RPE增生 三、视网膜病检查方法 (一)常规检查法:检眼镜检查。 (二)特殊检查法: 1.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3.视觉电生理检测。 3.视网膜: (1)后极灰白水肿,中心凹樱桃红斑; (2)动脉变细; (3)数周后水肿消退, 视盘苍白,网膜萎缩, 血管变细呈白线状。 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P) 【病因机制】 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减少、基底膜增 厚,毛细血管腔减少,毛细血管内屏障 (血视网膜屏障)失代偿。 【临床表现】 1.微A瘤、出血斑点、硬性渗出、棉绒斑。 2.静脉串珠状、视网膜内微循环异(IRMA), 以及黄斑水肿。 3.广泛缺血可因起视网膜或视盘的新生血 管、视网膜前出血、玻璃体积血及牵拉 性视网膜脱离。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P)情况 (DRP国际临床分类法)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国际临床分类法 疾病严重程度 散瞳下检眼镜观察 1.无明显的DME:后极无明显R增厚或硬性渗出 2.有明显的DME 后极有明显R增厚或硬性渗出 如果存在DME,按以下分级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国际临床分类法 如果存在DME,经散瞳检眼镜观察,据疾病严重程度,按以下分级: 1.轻 有些R增厚或硬性渗出,但远离黄斑中心。 2.中 R增厚或硬性渗出趋向,但没有累及中心。 3.重 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累及黄斑中心。 2.Ⅱ级:动脉硬化,弥漫性缩窄,反光增强、呈铜丝、银丝状,动静脉交叉处静脉偏移(Salus征)、远端膨胀或被压呈梭形(Gunn征),并可呈直角偏离。 3.Ⅲ级:视网膜渗出,可见棉绒斑、 硬性渗出、出血及广泛微血管改变。 3.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1)因增生性膜牵拉视网膜感觉层而造 成的脱离。 (2)见于DRP、RVO、Eales病新生血管 膜引起;或由眼球穿通伤的纤维组织 增生引起。可以继发视网膜裂孔形成。 第五节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mentosa,RP) 【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夜盲。晚期表现:管状视野。 2.眼底所见:骨细胞样色素沉着。视盘呈蜡 黄色萎缩,视网膜小动脉变细,视网膜呈 青灰色,变薄,黄斑色暗。 【治疗】服用营养素及抗氧化剂,随诊。 第十五章 视神经及视路疾病 第一节视神经疾病 *视神经结构特点: *关于视神经疾病: 一、视神经炎 【概念】视神经炎,泛指视神经的炎性脱 髓鞘、感染、非特异性炎症等疾病。 分为视乳头炎及球后视神经炎。 【病因】 1.炎性脱髓鞘:引起机体的自身免疫反 映,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视神经的髓鞘, 导致髓鞘脱失而致视觉障碍。 3.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Wegener肉芽肿、 Behcet病、干燥综合症、结节病。 4.约1/3至半数病例查不出病因。 2.体征 (1)患眼瞳孔散大,直接光反应迟钝或消 失,间接光反应存在。 (2)视盘充血、轻度水肿,视网膜静脉增 粗。但球后视神经炎者眼底无异常。 【治疗】 1. 急性发病者,MRI发现有脱髓鞘或正常, 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 2. 既往有多发性硬化或视神经炎者,复发 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恢复期使 用维生素B族药物及血管扩张剂。 【病因】 1.颅内肿瘤、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