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县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与探索.docxVIP

关于XX县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与探索.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XX县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与探索

关于XX县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与探索  XX县幅员面积2028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39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79亩,全县总人口22万人,县辖9个乡镇,105个村。XX县地貌比较复杂,总的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依次为浅山、丘陵—山前漫岗—冲积平原—低平原。四种地貌类型,其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生态区域。一九九一年我们对这四种生态农业区域的发展模式作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出适宜我县各乡镇村有一定代表性和推广价值的较为成功的生态农业模式。一、四种生态农业模式的特点及效益1、稻田养鱼生态农业模式  我县中部冲积平原水利资源丰富,主产作物是水稻,适宜发展稻田养鱼。创业乡新发村现有土地4345亩,总人口1003人,为了充分发挥现有土地生产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益,实现科技致富。他们搞立体开发,在稻田开展了养鱼试验,成功地建立起稻丰鱼肥,互惠互利的生态农业模式。稻田养鱼调查统计表表1单位:亩、斤项目户名品种育苗期放鱼时间亩放鱼鱼苗价格放养面积株高穗/㎡亩产/斤增产%亩起鱼/斤伦喜德0464.216、113.56.0015894放鱼0464.21874.071017项目户名放鱼规格全村放养春片每斤/元成鱼每斤/元亩收入养鱼/元全村收入/元亩增粮成鱼亩产/元伦喜德春片15006.003.5213.5320.5未放鱼  养鱼采用积鱼沟式或半旱式三种,每亩产鱼67斤,产值234.5元,获纯利213.5元。水稻采用旱育稀植8×3规格,每㎡414穗,亩产1062斤,产值3715元,去掉生产费纯收入251.5元,两项合计产值606.00元,纯收入465元。与不养鱼相比,每亩产值增加250.05元,每亩纯收入增加214.5元。全村总产值180万元,其中种稻产值146.9万元,养渔产产值32万元,人均产值1794.6元,人均收入1408.8元。稻田养鱼具有一地两用,提高地湿,提高土壤肥力,孩病灭草,渔稻双收等优点,稻田养鱼发展前景是十分可观的。2、粮菜结合型生态农业模式  悦兴乡孟有岗村地处城镇郊区,现有土地面积4620亩,总人口1368人,他们在发展粮食的同时,积极发展蔬菜生产,形成了粮菜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他们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有限土地资源,按照时空原理立体开发原则,安排不同蔬菜生产。一九九一年全村建起大棚80栋,面积2.5㎡,年创产值25万元。占全村种植业总产值96万元的26%,大棚蔬菜的主要品种是春黄瓜、早甘兰、芹菜、茄子等。粮食生产以小麦、大豆、玉米和水稻为主产作物。全村人均种植业产值701.8元。3、农、牧、林业相结合生态农业模式  横头山镇向阳堡村地处浅山丘陵区,现有土地13,000亩,播种面积6000亩,人口1011人,人工林地3500亩,森林覆被率26.9%。他们连续许多年在山地营造落叶松和杨树发展林业,松树已成材。目前,主干直径20-30百米从一九九一年开始间伐利用,产生效益。农牧林全面发展,改善了农田生态条件。生长季降雨充沛,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在耕地上采取粮草间作,利用草木栖地上部分养畜积肥,地面部分腐烂可直接肥田,促进地力恢复,提高农作物产量。近几年,全村粮豆平均亩产一直保持在271.7公斤以上。粮食增产后又促进了畜牧业发展。全村养畜总计1476头(只),其中养殖牛马398头(匹),奶牛88头,养猪430头,养鸡鸭560只。平均每户养畜禽6.07头(只)。全村一九九0年总产值199万元,人均产值1968元。4、农、牧、果、渔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  东河乡东河村有土地9600亩,耕地7600亩,人口50人,属于我县东部低平原。他们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建立和发展农牧果渔相结合生态农业模式。在肥沃的草甸土农田上发展豆、麦和经济作物生产,种、管、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利用农副产品发展养殖业,利用自然泡或洼地推池养鱼,在房前屋后和自留地栽果树,使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公元前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全村一九九O年粮豆总产130万公斤,水果总产1万公斤,鱼类总产6000公斤,养畜禽5173头只。全村粮豆种植面积6750亩,经济作物850亩,果树100亩,养鱼池80亩,造林1000亩。全村总产值190.8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74万元,牧业产值6.8万元,果木产值2万元,养渔产值5万元,全村人均产值293.5元,人均收入1200元。二、关于开发生态农业的建设  开发生态农业是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发展现代化高产高效益持续农业的有效途径。我们认为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应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1、成立生态农业科研组,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立科技攻关课题,拿出生态农业模式的科学数据,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依据。  2、分区培养生态农业典型,完善技术体系,提高经济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