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吴大学93年度第2学期通识课程
東吳大學93年度第2學期通識課程
生命科學導論
趙維良教授
討論大綱 我國應有什麼樣的生物多樣性政策
壹、導論
「基因革命對物種多樣性的衝擊」作者:林聖哲
(.tw/2001/01/0110/010110.htm#2)
現時的森林砍伐、污染和棲息地破壞,已使每年至少3萬種生物面臨絕種。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估計,在本世紀初,人類因為耕作,已失去了75%的基因多元。農業上的基因工程,早已跟侵蝕物種多元的單元農耕作業相提並論。在某些全年都種植同一品種的地區,動物身上的昆蟲、病毒和雜草經常接觸單一物種,使其更容易破壞該物種。上一世紀,愛爾蘭馬鈴薯失收的原因,就是馬鈴薯的單一基因,引致所有薯仔都容易患上同一疾病。
傳統上生物多元都視為食物安全的根基。農業系統的基因越豐富多元,該系統便越能適應更多蟲害、疾病或氣候的變遷,而只會影響很少物種。墨西哥華斯塔印第安族群,對森林管理經驗豐富。他們在小花園,及農地和森林混合使用的土地上,種植超過300種植物。
「基因革命」和「綠色革命」其實是異曲同工。「綠色革命」其實是政府和企業的宣傳機器製造的大規模運動,說服第三世界農民以少數高產量、依賴昂貴農藥和化肥的方法,取代原來的多元農耕作業。這已引致基因多元大量流失。很多農民曾種植的多樣品種都已經永遠消失。
貳 問題意識
一、何謂生物多樣性?
二、生物科技與環境之關係為何?
三、生物科技對生物多樣性之衝擊為何?
四、國際間對於生物多樣性之管制
五、我國對於生物多樣性之管制措施
參 參考資料
一、國家生物多樣性研究之規劃報告 .tw/proj_200011/.tw/sasala/biolodivesty.htm
三、環境資訊中心網站
.tw/issue/biotech/
四、生物多樣性 .tw/junior/bio/tc_wc/textbook/ch12/supply12-3-3.ht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