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乔布斯和他的梦之队
乔布斯和他的梦之队
百闻不如一见,这位仁兄黑背心,浅色裤,身材消瘦,病容满面,一看便知是刚从美国加州斯坦福癌症中心跑出来的,这副模样让人浮想联翩。他本人现身新品发布会,小报记者忙不迭地偷拍下他那病弱的身影。相片一经刊出,金融市场哗然,掀起一股不大不小的恐惧风。小报的文章题目也吓人:《唯创始人之命决定股民之运!》讲得夸张了点,但细想起来不无道理。随后,一支投资基金利用苹果的股东大会,要求苹果管理层尽早提供详尽的接班计划,此动议获得了1/3多的股东支持,股民和投资者竭力想知道:乔布斯之后,苹果会怎样?
令人费解的是,真有病也好,故做姿态也罢,这哥们是认认真真地准备好了自己的缺席。今年初第三次宣布他无限期离开CEO岗位之前,他就把自家的钥匙交给了助手蒂姆·库克。他还特别设计了一个战略,分几步走,以便让市场放心。这个战略从他离开的第二天开始,宣布创纪录的销售业绩;再过几周,新品一个个揭开面纱:先是便携电脑MacBook Pro登台亮相,再就是iPad II 的发布。至于iPhone 5,说是今年夏天。显然,股东们总能盼来新玩艺儿,从不让你失望。更有甚者,乔布斯谨慎地透过《华盛顿邮报》透露他的健康信息:2月17日他与硅谷的部分大佬参加奥巴马总统的晚宴,随后他又闪现在iPad II的发布会上。一系列的动作传递出再明确不过的信息:乔老爷我人在呢!
唯我独尊的奇迹
毫无疑问,1976年这位创始人离开苹果时,留下的是一个运转完全正常的公司,后来又是他一再地救苹果公司于危难之中。自他1996年重返经营,苹果公司奇迹般地实现了业务的多样化。从数码iPod,到风靡世界的的iPhone、iPad,这些时髦的玩艺儿似乎让人淡忘了,苹果是靠电脑起家的,而且自始至终是一家电脑公司。在他的领导下,营业额跳了几跳,超过650亿美元,以往公司账面亏损,而今盈利140亿美元。1996年投资者用每股7.3美元买到的股票,算上持续配股和股价增长,今天每股已经折合到1350美元。而那些闻风即动的消费者更加乐不可支,地球上每一秒钟卖掉一台iPhone;iTunes商店存有价值100亿美元的歌曲,供随时随地下载。
苹果的核心团队坚强团结,COO蒂姆·库克在2009年乔布斯住院的6个月期间,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管理才能。说到他们,就轮到乔布斯热泪盈眶了,他对这个管理团队充满感恩,称赞有加。在蒂姆身边,有天才的设计师乔纳森·埃弗,有营销总管菲尔·席勒,还有iPhone第一人斯哥特·福斯托尔。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超过20个计划草案在手,对未来充满希望。 坊间的传言充满了可能,将来的客厅电视将与互联网连接,而且建一个位于加州的巨型数据存储中心,这预示着未来的世界将是定制音乐的世界。
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往事永远如烟。今年初,看到乔布斯第三次因病撂了挑子,苹果曾经的一位高管回忆说:“2004年,当时我们在伦敦面向欧洲发布iTune音乐服务,我碰到了乔布斯的警卫,他让我赶紧过去,因为老乔正在发脾气呢。几天以后,苹果公司宣布,CEO乔布斯将离开至少一个月,接受一个胰腺手术。”
当然,对于乔布斯来说,离开公司是一件撕心裂肺的事情。他牢记着1985年的那一幕,当时管理委员会将他排除在外,因为公司的业绩不佳。30多岁的乔布斯沦落街头,“我没有了活下去的理由。我变得一文不值。”他在一次著名的讲演中,对着斯坦福大学的师生们说,“这杯酒好苦呀!”如今56岁,他不想再尝苦酒了。
乔布斯追随着产品发展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智能到酷毙!他为这些产品大开绿灯,但有时,当他发现产品不合适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把它们打回实验室,封存很多年。比如早在iPhone问世之前,苹果就设计了一款触摸屏电脑,但是第一个走上市场的却是iPhone。对外传播也由他一手操控,传播带有他深深的印记。每周三上午,乔布斯必飞到洛衫矶参加两个小时与TBWA广告公司的沟通会,广告公司在编150人,会议内容严格保密。
保密至上,这是老乔的制胜法宝,任何人不能越雷池一步。雇员不得与记者谈话,打电话也好,交换名片也好,绝对没门儿。心怀好奇的人一定到此止步,能够对外发表谈话的人,要经过三挑五选,而且人数有限。公司要求合作伙伴签署严格的保密协议。“可能会有人感觉不好,但只有这样严格才能奏效。事实证明,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一位上世纪80年代搞尖端研发的负责人感慨地说。
苹果实行保密原则,甚至到了偏执的程度,包括对公司的员工。领导层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故意向驻在不同国度的营销主管发布错误信息,误导他们对于未来产品的思路。今天,一切传播均由硅谷总部操控,没有给不同地域的传播留下任何发挥的空间。“在总部,研发小组之间没有横向联系,甚至他们彼此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公司的一位元老说。能够掌握研发全局的,只有老乔一个人。苹果的组织绝对军事化,等级很少。乔布斯的影响之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