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生行折子戏导演创作有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梅戏生行折子戏导演创作有感   众所周知黄梅戏有36本大戏、72出小戏。在角色行当的划分及表演风格样式上是以所谓“小生、小旦、小丑”的“三小”而著称。这种独特的行当表现形式与国粹“京剧”行当模式的发展轨迹是不尽相同的。   京剧在清末曾出现过“同光名伶十三绝”这些优秀的伶人,但实际演出环节中却始终是处在以老生挂头牌其余行当而配之的形式,逐渐形成了“前后三鼎甲”的老生态势,尤其是在“伶界大王”谭鑫培时达到了老生行的鼎盛。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女子可以走进戏院和男人一起观戏。由于女性不喜欢看一成不变的以表现英武老生为主的剧目而喜欢温文尔雅、贤惠善良的女性角色。随着观赏习惯方式的改变,注定了“四大名旦”的出现改变了老生一统天下的格局,形成了旦角生角平分秋色的局面。与此同时其余行当发展速度稍慢,但总的趋势还是在向前迈进的。时过至今,京剧舞台上各个行当、流派艺术精彩纷呈,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袁慧琴等一大批京剧名角的表演也颇为观众所喜爱。   相比之下黄梅戏的行当发展却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状况,我们暂且不提各个行当齐头并进,就单是旦角与生角之间的发展比例也严重失调。从旦角领军人物严凤英大师起就从未改变过,韩再芬、马兰、吴琼、杨俊等黄梅名角的处境也同样如此。俗话说“好花还须绿叶配”,但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好花稍易寻、绿叶更难采啊!即使有黄新德、张辉老师等生行艺术家的努力,而黄梅戏的后继小生人才储备量是否充足呢?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对于文艺人才的综合水平要求可谓精益求精。那么处在这个特殊时期的黄梅戏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它的小生发展阶梯队伍是否完备呢?这都是一系列迫在眉睫的问题。   纵观近些年来举办的各类黄梅戏大奖赛,就会显现出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黄梅戏女演员选择参赛剧目的余地比男演员充盈的多,《挂画》、《红梅惊疯》、《别洞观景》、《木兰哭坟》、《昭君出塞》、《扈家庄》、《哭城》、《宝玉哭灵》等等剧目不甚枚举。犹如在一桌丰盛的美味中挑选出喜爱口味的菜肴实在是轻而易举。只要选手知晓自己的实力就会选择出适合自己展示的剧目。相比之下男演员所选的参赛剧目严重匮乏。选手无奈的从仅有的几出唱功戏中挑选参赛剧目,不能综合体现自己全面的业务水平,结果成绩不佳。这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值得人们思索的问题:黄梅戏难道真的像外界所说的那样只有唱功吗?黄梅戏男演员难道基本功真的比别的剧种男演员差吗?难道黄梅戏男演员的艺术生涯道路越走越窄了吗?《忽听琵琶》、《一弯新月》固然是黄梅戏生角的经典名段。但观众也总有视觉、听觉麻木疲惫的时候,犹如一种新事物时间久了就不会再有那么多鲜艳光环之处。有时一场比赛中十名男选手就有四名演唱同样的剧目,结果自然不言而喻。选手无法充分展现自己全面的专业技能,究其原因不是选手不想全面展示而是没有适合自己展示的剧目,只好拼着命的各个都演唱那么几段。   黄梅戏以清新雅丽、质朴优美的唱腔吸引着全国的众多戏迷爱好者,在短短的时间内一跃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而相对于全国其它剧种创新发展的速度而言,黄梅戏的发展速度是滞后的,黄梅戏男演员推陈出新的力度更是缓慢的。作为一名戏曲教育工作者看到这种状况我心里非常焦急,为什么京剧、越剧就会有许多生行的代表剧目呢?难道黄梅戏男演员参赛的这种境况就不能改变吗?当前我们不是有没有能力改变这种现状,而是我们的思想觉悟是否提升,敢不敢去尝试改变这种现象。   五年间这些问题总是在我脑海中激荡,挥之不去,激励着我试图去尝试排演一些新的适合黄梅戏生行参赛的剧目。经过不懈努力、加之学校领导的重视以及许多老教师的提携厚爱,我所创作的剧目参加比赛获得了全国戏曲小梅花金奖、全国戏曲红梅花金奖、黄梅新星奖等一系列奖项。同时得到了许多业内专业人士的认可。继往开来、举一反三,反思才能前进、憧憬才有未来。下面几出剧目是我近几年来创作的,特谈一谈创作时的一些导演有感。      一、不做僵死的躯壳      《珍珠塔》是黄梅戏36本大戏中的一本,2008年底我创作了其中的《跌雪》一折,该折是在锡剧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加工改编的。在此戏的创作导演过程中我重点强调如何让演员在舞台上创造角色、充分的理解人物,将人物的内心情感通过戏曲外在的程式动作加以体现,实现内外结合、表里相通。《珍珠塔》中的方卿虽是一个破落的穷书生但他的志向远大。此折虽只有11分钟却将整个剧情层次交待的很清楚。第一部分通过方卿一个人饥饿褴褛的走在漫漫的雪地之上,反衬出人世间的凄凉与冷漠;中间部分通过打开包裹发现表姐所赠珍珠塔,从而悔恨交加理解了表姐对他的爱与关心,体现出人世间依存的亲情;第三部分则是方卿在狂风咆哮中加紧脚步继续赶路的情境,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抱负远大、不畏困苦、勇往直前的人物品格。   “内心世界是外在形态的主宰,外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