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 (1956年------1973年) “已经不是战后了”? 日本经济企划厅1956年度的《经济白皮书》有一句名言:“现在已经不是战后了”。 其含义是战后经济恢复阶段已经结束了。 经济白皮书:“现在已经不是‘战后’了。我们现在面临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局面。在恢复中求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今后的发展要靠实现现代化”。 这标志着到1955年为止,日本经济已恢复到了战前的最高水平,从此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到1955年,除进出口贸易外,日本主要经济指标大都超过了战前最高水平 (一)第一次高速增长 神武景气(じんむけいき)是指日本1955年至1957年出现的战后第一次经济发展高潮。 神武景气(1955~1957年) 原因 1.以美国为手的西方各国都处于景气时期,因而使日本的出口大幅度上升,并不是由于内需而引起的。 2.民间设备投资的高涨(神武景气的最大牵引力量) 国内民间总资本形成(实际)的增长率看: 1954年:-6.5% 1955年:23.6% 1956年:23.2% 1957年:17.2% 钢铁业,继1951-1955年的第一次合理化运动后,1956年起用5年时间进行了第二次合理化运动。包括建设一些巨大规模的先进炼铁厂,如八幡制铁的户畑、富士制铁的东海、日本钢铁的水江、神户制钢的滩、朱友金属的和歌山等先进炼铁厂,总投资近6000亿日元,是第一次合理化投资额的4.6倍。而且当时最先进的LD转炉和带钢轧级等被大量引进。 石油化学方面的第一期计划也于1955年开始实行。三井系列的岩国石化联合企业、日本石油公司的川崎联合企业、三菱的四日市石化联合企业、住友的新居滨联合企业等陆续建成。 此外,电力五年计划也于此时起实施。 现象: 1.追求规模效益。岩户景气和神武景气一样,起主要作用的是设备投资,这两个景气上升时期的民间企业设备投资的增长率都达到了年29%的水平。设备投资的中心又是技术革新投资。 2.投资促进投资。 3.消费革命与生活的现代化。 (二)经济转型时期 1962-1964 1962年由于巨额国际收支赤字而采取金融紧缩政策,经济陷入低潮,进入转型时期。 1、生产过剩,企业收益低下 2、年轻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中小企业倒闭 (三)第二次高速增长 越南战争特需的影响和赤字国债的作用,使日本经济在1965年以后又进入高速增长。 1966-1970: 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GNP仅次于美国和苏联 (四)高速增长时期的产业政策 目标: 按“需求的收入弹性标准”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标准”确定主导产业,在实施贸易自由化的同时,促进产业合理化,并适时提出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计划。 1、确立主导产业 确立主导产业: 机械、石油化学、钢铁及有色金属、合成纤维、汽车和电子等产业 优惠政策: 融资、税收、对外贸易 成果: 重化工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快速增强。 2、贸易自由化与产业合理化 (1)制定鼓励企业废弃旧设备、引进新设备的法律和计划; (2)提供低息贷款,给与特别折旧、出口补贴; (3)鼓励企业合并、扩大生产规模; (4)扶植新兴产业。 三、高速增长的结束 (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日元升值 1、日本国际贸易持续大额顺差 2、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日元升值 3、日本采取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造成通涨 4、两次石油危机 5、1974-1975的世界经济危机,经济滞胀 谢谢大家 * * * * 第一次高速增长 转型期和第二次高速增长 高速增长的结束 1955-1961年:年均增长率10.8% 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1954年:2.8% 1955年:12.1% 1956年:8.5% 1957年:9.7% 家庭电器化时代的开始 洗衣机 1954年:27万台 1台/332人 1957年:86万台 1台/106人 电冰箱 1954年:1万7千台 1台/5188人 1958年:42万台 1台/221人 “三件神器” :洗衣机,电冰箱,吸尘器(后来成为电视机) 锅底萧条(1957~1958年) 锅底萧条(なべ底不況),也有称锅底景气,是指日本1957年(昭和32年)至1958年(昭和33年)的一次短暂的经济萧条。 由于景气过猛,国内物价高涨,加上政府对苏伊士运河危机的局势误判,导致投机性的进口剧增,出现外汇危机。政府于是采取了紧缩金融、紧缩财政和一只进口的政策,使景气陷入停滞状态。政府的库存投资大幅减少,工矿业生产明显下降。经济企划厅判断设备投资过剩引起的萧条将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经济白皮书》称之为“锅底景气”,即比喻为像在平底锅中前进一样。 不过这种预测并不准确,虽然萧条在1958年依然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吞咽障碍护理的ppt课件.pptx VIP
- PROTEUS-V8中文版介绍.ppt VIP
- 精准落实语文要素五策略 .pdf VIP
- 《第一单元 100以内数加与减(二)——图书角》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VIP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护理查房.ppt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规范、标准整理:TCSUS 17-2021 古道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导则--------工程交流群加vx:gqq5616.pdf VIP
- 在2024年全市第四季度“12345”热线不满意工单分析研判会上的主持词.docx VIP
- 云南省重大项目办公室 云南省各地州市2015年重大建设项目.doc VIP
- 评标专家评标流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