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肥料学-K素PPT.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肥料学-K素PPT

1、 钾的固定: 水溶性钾或交换性钾进入粘土矿物的晶格电荷吸附,继而随晶层间缝隙的收缩而进入晶格网眼中的过程。 2、 影响固钾因素: 1)粘土矿物种类 2:1型粘土矿物1:1型粘土矿物 蛭石高岭石 粘土砂土 2)土壤水分: 干湿交替有利于钾的固定 3)土壤酸碱度: 酸性降低钾的固定(H+、Al3+降低K+结合能) 中性、碱性条件增加钾的固定 4)铵离子 降低钾的固定(竞争同一固定位置) 一、氯化钾 (一)成分和性质: 含K2O 60%左右,呈白色或淡黄色或紫红色结晶,是溶于水的速效性钾肥,是一种生理酸性肥料。 (二)在土壤中的转化 在土壤溶液中钾呈离子状态,与土壤胶体产生离子交换: 第三节 钾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K+与胶体上的H+、Al3+产生离子交换,使H+浓度升高,再加上生理酸性的影响,使pH值迅速下降,而且大量Al3+存在易产生铝毒,所以应配施石灰和有机肥。 酸性土: Al S H + 4KCl S 4K + HCl +AlCl3 中性、石灰性土壤: S Ca + 2KCl S K + CaCl2 K+与胶体上的Ca2+产生代换作用,形成CaCl2,因为CaCl2溶解度大,易引起Ca的淋失,如长期使用,会使土壤板结。由于KCl的生理酸性,会使土壤变酸,所以要配施石灰,防止酸化。 (三)施用: 可作基肥、追肥,不宜作种肥;盐碱地上少用或不用 作基肥时在酸性和中性土壤上应与磷矿粉、有机肥、石灰等配合施用,一方面防止酸化,另一方面促进磷矿粉中磷的有效化。 忌氯作物尽量不用,对马铃薯、甘薯、甜菜、柑桔、烟草、茶树等的产量和品质有不良影响,不宜多用。 氯化钾特别适于棉花、麻类等纤维作物(C1-对提高纤维含量和质量有良好的作用)。 二、硫酸钾 (一)成分与性质 含K2O 50%~52%左右,为白色结晶,溶于水,是生理酸性肥料。 (二)在土壤中的转化 与KCl相似。但在中性土壤中的Ca2+形成的产物为CaSO4,溶解度比CaCl2小,对土壤脱钙程度也较小,酸化速度比氯化钾缓慢。 在土壤中转化: 中性、石灰土壤: S Ca + K2SO4 S K + CaSO4 酸性土: S H + K2SO4 S K + H2SO4 (三)施用: 可以作基肥、种肥及追肥及根外追肥; 适合于各种作物和土壤; 喜硫作物上优先施用; 在酸性土壤上应与有机肥、石灰等配合施用; 在通气不良的土壤中尽量少用。 第十一章 植物的钾素营养与钾肥 主要内容 要求 植物的钾素营养 了解 (掌握钾素的失调症状及其原因) 土壤中的钾素及其转化 了解 钾肥的种类、性质及其施用 掌握 钾肥的合理施用 掌握 钾是作物营养的三要素之一, 钾素有品质元素之称。随着产量 水平和种植指数的增高,土壤施 钾成为提高作物产量和农产品品 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第十一章 植物的钾素营养与钾肥 第一节 植物的钾素营养 一、植物体内钾的含量、形态与分布 1. 含量 植物体内钾含量(K2O)一般为植株干重的l%~5%,是植物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钾在体内的浓度比NO3--N、磷酸离子高几十倍至百余倍,比外界钾离子高几倍至几十倍 2. 形态 离子形态; 水溶性盐类; 吸附在原生质表面; 3. 分布 钾在植物体内具有较大的移动性,主要分布在代谢最活跃的器官和组织中。 2、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 植物的输导系统需要ATP才能进行养分的运输,而ATP合成需要K+。 钾离子具有高速穿透生物膜的能力,筛管中高浓度的钾素产生渗透梯度促进光合产物的流动。 (三)促进糖代谢 钾不足时,植株内糖、淀粉水解为单糖;钾充足时,活化了淀粉合成酶,单糖向合成蔗糖、淀粉方向进行。 钾能促使糖类向聚合方向进行,对纤维的合成有利。所以钾肥对棉、麻等纤维类作物有重要的作用。 (四)促进氮素吸收和蛋白质核酸的形成 促进氮素吸收 钾能大大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并很快变为蛋白质。钾充足,进入体内的氮较多,形成的蛋白质较多;如果钾不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