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品不良反应培训(护理)PPT
①不良反应名称和不良反应过程 描述的情况不一致; ②填写错误; ③有标准名称而未选择标准名称; ④多个不良反应名称输入不规范。 不良反应名称易出错误 皮肤脱落←脱皮 心脏停博←心跳停止 肌痛←肌肉酸痛 心悸←心慌 语言障碍←不能言语、言语不清 溃疡性口炎←口腔(唇)溃疡 尿失禁←小便失禁 无力←全身乏力 胃肠胀气←胃胀、腹胀 眶周水肿←眼睑肿胀 视觉异常←视力模糊 肝功能异常←肝损害、药物性肝损 常见不良反应名称的错误表现形式 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时间 ???? 填写不良反应发生的确切时间。 当一个新生儿被发现有出生缺陷,不良事件的发生时间就是孩子的出生日期。 ?????当一个胎儿因为先天缺陷而发生早产或流产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就是怀孕终止日期。 不良反应/事件相关情况 开展ADR监测的重要意义 研究ADR可将坏事变成好事老药新用 米诺地尔: 降压药—长毛—改做生发剂 沙度利胺: 抗麻风—抑制细胞增殖—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酮康唑: 抗真菌—增加血睾酮水平—治疗晚期前列腺癌 西地那非: 抗心绞痛—勃起亢进—治疗勃起功能紊乱(ED) 他汀类: 调血脂—刺激骨的形成—治疗骨质疏 松性骨折 开发新药 如COX-2抑制剂的发现,或将特非拉定改造为非索非拉定,氯雷他定改造为去甲氯雷他定,阿司咪唑改造为去甲阿司咪唑。 开展ADR监测的重要意义 (五)及时发现重大药害事件,防止药害事件的蔓延和扩大,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收集ADR报告 分析 评价 研究 发布信息 采取措施 避免重复发生 齐二药事件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重大意义 是公众安全用药的需要是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需要 保护大众 维护声誉 提高质量 保护自己 保护患者 医院开展ADR监测的优势 医院常常是发现不良反应的第一个地点。 医务人员常常是ADR的直接接触者。 医务人员是ADR患者的主要救治者。 药品不良反应的深入研究离不开医院。 由ADR的概念、类型、发生原因可知: 1、ADR≠药品质量问题(伪劣药品) 2、ADR≠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 3、ADR≠药物滥用(吸毒) 4、ADR≠超量误用 正确认识ADR 不能“因噎废食”,因药品存在ADR而拒绝药品治疗 ------ 夸大ADR 也不能“无所畏惧”,大量、超量、长期服用药品 ------ 忽视ADR 以上做法都是片面的 只要是药品,就存在不良反应只要使用药品,就存在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ADR报告能否作为处理“医疗事故、医疗诉讼、药品质量事故”的依据? 不能。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第三十条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是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指导合理用药的依据,不作为医疗事故、医疗诉讼和处理药品质量事故的依据。 1.报告的原则 可疑即报 您认为可疑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请尽快报告! 2.报告程序 医疗卫生机构 省ADR监测中心 国家ADR监测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卫生部 县ADR监测中心 市ADR监测中心 个 人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市卫生局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省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3.报告的时限 死亡病例 严重的或新的 一般的 及时报告 15日之内 每季度向省、市(自治区) (一)纸质报表填写 (二)在线网络填报:(如未开通网上填报的用户需先在网上注册,再和市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联系,放权后才可填报) 网址:20(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 如何规范填写ADR报告 报告表将报告分为: 报告基本信息、患者基本情况、怀疑用药、并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详细信息、报告信息、附件信息和再评价共8部分 1.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格 2.1《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是药品安全性监测工作的重要档案资料,手工报表需要长期保存,因此务必用钢笔书写,填写内容、签署意见(包括有关人员的签字)字迹要清楚,不得用报告表中未规定的符号、代号、不通用的缩写形式和花体式签名。其中选择项画“√” ,叙述项应准确、完整、简明,不得有缺漏项。 2.2 每一个病人填写一张报告表。 2、填写注意事项 2.3 个人报告建议由专业人员填写,可以是诊治医务人员、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专职人员及专业监测机构人员。 2.4 尽可能详细地填写报告表中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