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居大王庙历史探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宾居大王庙历史探究    宾川有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宾居,宾居街西仁慈湖畔有座大王庙#65377;庙里供的宾居大王姓张名敬,这在当地几乎是家喻户晓#65377;张敬是什么样的一尊神?有的说他协助观音降罗刹,开辟大理有功劳,观音封他为宾居大王#65377;实际上,张敬是白族先民的宾居部落首领,南诏以后成为当地白族居民的本主#65377;明代以后宾居坝区已经汉化,但村民仍按习惯崇祀张敬#65377;宾居大王庙历经沧桑,现已经面目全非,但它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是白族先民留下的一处古迹,它的历史值得研究#65377;      史籍#65380;碑刻中的宾居大王       由于明初平定大理时,“在官之典籍,在野之简编,皆付之一炬#65377;”大理地区元代以前的地方历史资料很难找到,只在唐宋的史志中简略地提到一些#65377;唐代樊绰所著的《蛮书》中,已有“宾居”#65380;“宾居汤”等地名,但没有提到“宾居大王”或“张敬”#65377;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地方史志和碑刻中,有关宾居大王庙的资料都是明#65380;清及其以后的了#65377;最早的是明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大理知府杨节仲撰的《重建宾居神庙碑记》①#65377;碑文说:“庙之神有东方仁慈化被圣明之号,亦蒙氏所封也#65377;俗之称神者曰宾居大王#65377;”碑文的结尾说:“宾居神庙,莫可详考#65377;然有显封尊谥,当时必有功于国,有德于民者欤!”这两段碑文告诉我们,明初永乐年间的大理知府对宾居大王的来历含糊其辞,说宾居大王只是居民对这尊神的俗称,不是正式封号,所以碑文的标题称之为“宾居神庙”而不称“宾居大王庙”#65377;至于明朝官府为什么要重建这座神庙呢?碑记很清楚地叙述,是因为“我朝开设银厂七处,其二以宾居相近,曰白塔,曰大兴#65377;永乐十一年五月,大兴始置,至十三年矿土渐微,钦差内官潘荣至厂,意别迁#65377;默祷于神,后果得新矿,十五年乃修庙#65377;”整篇碑记不涉及观音降罗刹,也不涉及洱海伏流及灌溉宾居的问题#65377;    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7年),大理圣元寺僧寂裕编印的《白国因由》根据《白古通记》,把宾居大王说成是观音所封#65377;其卷二说:“观音大士探知张敬是阿育王之后,张仁果之裔,为罗刹希老#65377;此时罗刹为害,张敬亦无之奈何,但当日与罗刹来往者,惟张敬一人#65377;观音遂化为一梵僧往于其家,知张敬与罗刹厚交,便于引进故也#65377;”②后来,张敬引见罗刹,观音求地,求立券,诱罗刹盟誓,然后袈裟一展,黄狗三跳尽罗刹国土,诱罗刹入石舍,永远禁闭其中#65377;其后,观音把苍洱国土人民付给蒙舍诏主细奴罗掌管#65377;“张敬闻之愤然曰:长者自至我家,虽无甚恭敬,但降伏罗刹父子而得国土人民,皆我维挽之力#65377;细奴罗无寸功,何得膺此大任?”最后,观音以天命有归来劝说张敬,封他为宾居大王,谢以洱海水一股灌溉一方,叫宾居人民一年供奉牺牲三百六十付,这样才把张敬安顿下来#65377;《白国因由》的故事是僧人编造的佛教神话,但其中也包含某些历史的影子#65377;    雍正时,宾川知州周钺编写的《宾川州志》卷九“群祀”中,有一则“仁慈庙”说:“仁慈庙一名大王庙,在奇石山下#65377;俗传大士制罗刹,大王姓张名敬,与有力焉,死为漏沟之神#65377;洱水伏流至庙下喷涌而出,灌溉百里,民感而祀之#65377;”③这一记载与明代的碑记大不相同,记入了观音制罗刹,宾居大王有功的“俗传”#65377;这俗传显然是指《白国因由》的说法,但是,这一记载并没有说“大王”是谁所封,而是说张敬死为漏沟之神,居民祀他是因为洱水伏流灌溉百里#65377;这一来,张敬事实上是地方保护神,却有点像龙王了#65377;    乾隆时胡蔚增订本《南诏野史》的“南诏古迹八十条”中,有一条“金坡”说的就是宾居大王庙:“金坡,大理府宾川州城南二十五里,地名宾居,有仁慈大王庙#65377;洱水伏流而出庙下,庙北坡上有上马台,名金坡#65377;大王即张敬,佐大士收罗刹者#65377;”④这一记载很简略,古迹名称是“金坡”,实际内容是说大王庙,并说明大王即张敬,佐大士收罗刹者#65377;野史避而不谈仁慈大王称号的由来,但这以后宾居大王的身份就基本定下来了#65377;其伏流蓄水塘被称为大王庙海塘,民国年间扩修称仁慈湖,1954年又改称人池湖#65377;    如果抛开佛教徒的附会神话,结合明初永乐碑文和其他史志来分析,宾居大王被崇祀的原因,应该是兴修了水利,有功于国也有德于民,所以古代宾居的白族居民奉张敬为本主,明代以后的汉族居民也依然崇敬他#65377;      宾居大王庙是白族本主庙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