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复习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诫子书》复习课件

文学常识: 选自《 》。作者是______, 字______,琅琊阳都人,____时 ____ _____家、_____家。 诸葛亮集 诸葛亮 孔明 蜀汉 三国 政治 军事 背诵课文 解词: 夫: 静: 以: 淡泊: 无以: 明: 志: 致: 广才: 淫: 慢: 励: 精: 险: 躁: 治: 性: 枯落: 穷庐: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 发端。 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确、坚定。 志向。 达到。 放纵。 振奋。 轻薄。 修养。 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性情。 浮躁。 精神。 懈怠。 增长才干。 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夫君子之行, 静 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 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 致远 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 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译文: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 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翻译课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 译文: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 就无法学有所成。 淫慢 则不能 励精, 险躁 则不能 治性。 非淡泊 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 致远 译文: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 译文: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与时 驰,意与日去,遂成 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 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 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 译文: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 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 又怎么来得及! 思想内容: 本文是一篇以____为主的文言文,主要论述_______,强调________的价值。 本文的观点句(论点句、表达中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在文中认为修身养德的方法是___和___。“静”就是_______,是一种摒除杂念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静以修身”强调______ 对个人______的重要作用。“俭”是________。“俭以养德”强调_______ 对个人________的关键性作用。 4 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个条件的关系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论 修身治学 淡泊宁静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静 俭 淡泊、宁静 内心宁静 品德修养 品德修炼 物质生活的低要求 节俭、俭朴 立志、学习、惜时 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 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总结:本文的行文思路 第1句:首先提出“静以修身”的观点 第2句:接下来阐发“静”的价值,指出唯有宁静专一,才能明确志向、达成志向。 第3句:接着先正后反,论述“静”“才”“志”的关系,核心是实现志向的途径——学。 第4句:然后,从反面说明不“静”,即“淫慢”“险躁”的害处,彰显“静”的价值。 第5句:最后,从反面论述,强调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暗含惜时之意。 1 作者写这封书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 品德。表达了诸葛亮对子孙后代志存高远的殷殷期盼之情。 2 读“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这句话蕴含深刻哲理,告诫人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 文章就哪几方面进行论述?修身、治学。 4、本文论述

文档评论(0)

561190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