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思考正能量.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点思考正能量

一点思考正能量 第一集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不断的在改变!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看不穿的是人性、猜不透的是人生 那是最好的时代 也是最坏的时代 那是智慧的时代 也是愚蠢的时代 那是信仰的时代 也是怀疑的时代 ————狄更斯《双城记》 《双城记》 《双城记》是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长篇历史小说,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联结起来,围绕着马奈特医生一家和以德发日夫妇为首的圣安东区展开跌宕起伏的故事。故事末尾,卡屯为了所爱之人的幸福,代替埃弗瑞蒙德上断头台,从容献身。本书堪称狄更斯暮年的巅峰之作。作者对革命与人性的深度思考和令人叹为观止的写作才华,在其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第二集 没有激情 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 ————黑格尔 黑格尔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时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尔出生于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卒于柏林,柏林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校长任内。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象征着了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 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第三集 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 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 ————忒修斯之船悖论 忒修斯之船悖论 特修斯之船(又译为忒修斯之船)亦称为忒修斯悖论,是一种同一性的悖论。假定某物体的构成要素被置换后,但它依旧是原来的物体吗?公元1世纪的时候普鲁塔克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因此这类问题现在被称作“忒修斯之船”的问题。有些哲学家认为是同一物体,有些哲学家认为不是。在普鲁塔克之前,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都曾经讨论过相似的问题。近代霍布斯和洛克也讨论过该问题。这个问题的有许多变种,如“祖父的斧头”。 第四集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全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 第五集 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怪物 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 深渊也在凝视你 ————尼采《善恶的彼岸》 《善恶的彼岸》 《善恶的彼岸》于1885年夏动笔,翌年冬完成。写作此书有两个目的,一是解释烽阐述《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二是为写作他最伟大的最重要的著作《强力意志》作准备。尼采在该书中力图界写“善”与“恶”这两个相对的词,为图区分不道德和非道德。他察觉到人们为使古代道德准则和现代人的需要相一致所做的努力,是有矛盾的,他认识到人们经常在道德理论和社会实践之间作出妥协。他的目的是确立道德与需要之间的关系,为人类行为构造一可操作的基础。 第六集 世界上出类拔萃的人 都主动寻找他们想要的环境 要是遍寻不获 他们就创造一个 ————萧伯纳 萧伯纳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的世界观比较复杂,他接受过柏格森、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又攻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1925年「因为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 第七集 本无善恶之分 思想使然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写于1610年,描写的是古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正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运动使先进于封建专制思想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深入人心,而当时的英国由于“王位继承权”问题政治斗争非常尖锐,人们的进步思想和社会的腐朽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悲剧《哈姆雷特》正是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以古丹麦国的政治斗争暗示英国社会现实的。作者最后以极其悲惨的结局——主人公哈姆雷特之死,终于实现了复仇目的。这部作品不但反映了英国社会的政治现实,更重要的是通过哈姆特这一形象反是非曲直了当时先进分子的人文主义主张。《哈姆雷特》也就是因此而成为了“魅力永存”的文学珍品。 第八集 而好人却是为了活着才吃与喝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