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文艺心理学
一、The Psychology of Science: A Reconnaissance. 《科學心理學》(1966). 二、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存有心理學探索》(1968). 三、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動機與人格》(1970). 四、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 《人性能達的境界》(1971). 五、Religious, Values, and Peak-experiences. 《宗教、價值與高峰經驗》(1976). 六、The Journals of Abraham Maslow. 《馬斯洛的日記》(1982). 七、Future visions: The Unpublished Papers of Abraham Maslow. 《洞察未來:馬斯洛未出版的文章》(1996). 八、Maslow on Management. 《馬斯洛論管理》(1998). 在《科学心理学》中,马斯洛对传统的科学方法提出了深切的反省与批判,并尝试为心理学乃至于其它的人性科学,找出真正符合「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关马斯洛知識論的叙述即大多取源于此书。 在《存有心理学探索》中,主要是为自我实现的概念打造理論的基础,阐释他进行对人性健康面之研究的必要性,而本研究有关人性論之叙述则大多添益于此。 人生的目的是「成为真正的自我」(to be that self which one truly is). 尼采「成为自己之所是」(be what thou art) . 沙特(J. P. Sartre):人最终要为自己的决定和生活设计负责 . 《动机与人格》乃为马斯洛的成名之作,其中他对人類「需求层级」(hierarchy of needs)的提出,一直为后世所津津樂道。另外在此书中,他亦尝试将人本心理学的相关概念拓展到其它領域,包括企管、行销、教育、谘商和心理治疗,从而奠定了他在上开領域的广大影响力和名声。而这本书系为論者理解、阐述马斯洛的相关理論之主要依据。 《人性能达的境界》一书则为马斯洛生前想要出版的著作,但可惜的是,直到他过世之后此书才顺利付梓。在这本书中,可显見马斯洛的思想已出现重大转化,尤其是他在自我实现之外,提出了「自我超越」(self-transcendence)的概念。然而,这个概念在一般对马斯洛思想的研究之中却大多乏人问津。 在《宗教、价值与高峰经验》中,马斯洛尝试为宗教和价值等形上、唯心之論,与科学作某种程度的接合。他相信,真正的科学难免有宗教、价值的因子參杂其中,惟宗教和价值亦可试着透过科学來筛除毫无根据的迷信和谬論。在理論的贡献上,该书最重要的莫过于「高峰经验」(peak-experience)与「高原经验」 (plateau-experience)的提出, 再者,与上述八本马斯洛之专书有着同等重要性的文献,莫过于美国著名的 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夫曼(Edward Hoffman),为马斯洛所写的个人传记。 在该书中,霍夫曼以其流畅的文笔与对马斯洛的深刻了解,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他自年幼到老终的成长背景、心路歷程,以及一生中所付出的种种贡献。 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虽为一家之言,但其最初于心理学之启蒙上必然受到当时美国心理学兩大思潮:行为主义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的深刻影响,連他自己也承认这个事实。 第一节 马斯洛的生平与思想演进阶段 一、马斯洛的生平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俄国的犹太人就如同其它在欧洲大陸上的犹太人一般,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歧视和迫害。由此,數以万计的犹太人,为了经济上、政治上的自由,甚至是最基本要生存下來的权利,选择了離乡背井前往未知的新大陸。他们始终相信只要到了那裡,生活势必会有所改善。而马斯洛的父亲萨谬尔.马斯洛(Samuel Maslow)也是其中的一个。 马斯洛在求学前的记忆大多是关于他的母亲。其实他们母子俩的关系并不融洽,马斯洛曾用一句简短的话來形容她「她虽然漂亮,但却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这股敌意不仅存在小马斯洛的身上,甚至在马斯洛的母亲辞世之后也丝毫未减。 我很纳闷,为何在我童年时竟然没有变成一个精神病患。我是一个生活在非犹太小区的犹太小男孩,这种处境彷佛像一个黑人单独进入都是白人学生的学校就讀一般。我感到了孤立和不快樂,因为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成天只有躲进图书馆并且埋首于书堆之中。 由于康乃尔大学文理学院的学费十分昂贵,马斯洛只好选择由州政府赞助的农学院去就讀。原本马斯洛希望在这所名校中,能广泛涉猎各式各样的学识,并与一些蜚声学界的大师有直接接触的机会。但是后來却发现,这裡依旧没什么课能让他觉得有启发性。像原本马斯洛对美国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