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学习考察新农村建设的几点体会.docxVIP

县委书记学习考察新农村建设的几点体会.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县委书记学习考察新农村建设的几点体会

县委书记学习考察新农村建设的几点体会县委书记学习考察新农村建设的几点体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XXX市新农村建设学习考察团赴河南、山东,与享誉盛名的南街村、西辛庄村、南张搂村、房干村等一批中原明星村零距离接触,所见所闻,无不使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一路行程,一路思索,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一、贵在创造——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  南街村有“共产主义小社区”之称,学毛泽东著作,学雷锋精神,唱革命歌曲,市场经济,集体主义,按需分配,共同富裕,置身其中,感受着似曾相识的记忆,不像是在农村,而像是实实在在的现代化大都市。被誉为“中华生态第一村”的房干村,以前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184户560人,进村无路,山上无树,沟里无水,没有任何经济基础与资源,但他们敢于造资源,经过多年艰苦奋斗,沿山蓄水,植树造绿,保护生态,硬是把一个昔日只有贫穷的山区村变成了以生态旅游为支柱产业的美丽富饶的山乡,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了13500元。参观学习的四个村,每个村的发展都没有沿袭一种固有模式,而是以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以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以置死地而后生的胆识和勇气,选择了具有无限创造力的“叛经离道”,创造出了奇迹和神话。由此启示我们,新农村建设没有模式,唯有创造。我们抓新农村建设也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村制宜,切不可千篇一律,照抄照搬,画虎不成反类犬。二、关键在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保障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四个村的事实告诉我们,领头人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南街村正因为有了王宏斌,才在中原大地上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奇迹;而西辛庄村在李连成的带领下,从一穷二白起步,建成了11家企业,固定资产达2.6亿,去年人均收入1.2万元。尽管他们选择的道路千差万别,但他们都有一个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有立党为公的胸怀,有发展经济的本领,有为民办事的热情,有艰苦奋斗的作风,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而且都经历了从群众最初的不信任到最后信任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领头人的选拔和培养,要特别注重培养选拔那些有创业精神和能力、人民群众真心拥护的人进领导班子,同时也要敢于起用有能力有争议的人。继续扎实开展村干创业活动,在活动中造就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人,希望也在人。三、依农重工——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走进这几个村,感觉到村中有城,城中有村,亦工亦农,工农相依,很难区分出哪是城,哪是乡。但追溯到十年二十年前,他们却有着相似的发展轨迹:南街村的第一家企业,是一座日产20吨的面粉厂;西辛庄村的最初原始积累,源于蔬菜大棚;南张楼村的发家,则起源于土地整理;房干村的富裕,从修水库,造拦河坝开始。从中不难发现,他们走的都是一条农业起步,以工促农,工农并重的发展道路。农业是启动机,工业是加速器。这是一条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就宜都而言,农业不是强项,但农业也大有可为,必须在确保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围绕农字做文章,用抓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培植龙头企业,以农促工,以工补农。坚持把生态农业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同步推进,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同时,提高工业化程度,加快城镇化建设。走依农重工的经济发展之路,才是一条真正的强村富民之路。四、和谐是本——新农村建设的终极目标  这次我们学习考察的每一个村,都是经济实力雄厚,社会事业兴旺,生态环境优良,人民安居乐业。人们在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的丰富的物质成果同时,也在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真正做到了建设新农村,造福老百姓。应该说,我们建设新农村,才刚刚起步,在目标定位上要正确和科学,不能简单的把新农村建设等同新村庄建设,不能只是短期的环境整治变样子,也不是应付式地搞一些移风易俗的宣传活动造声势。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新型的农村社会,其终极目标是实现农村和谐。为此,我们要特别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现实问题,重点在失地农民、农民工、农村特困群体等社会保障方面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结合宜都实际,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的保障网。通过多种途径解除农民务工之忧,加强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益事业建设。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把人民群众最盼的事、最难的事、最急的事办好,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