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程标准数学必修2第三章课后习题解答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练习(P86) 1、解:(1)k=tan 30°=; (2)、k=tan 45°=1;
(3)k=tan 120°=﹣tan 60°=﹣; (4)k=tan 135°=﹣tan 45°=﹣1;
2、解:(1),因为0,所以直线CD的倾斜角是锐角;
(2),因为0,所以直线PQ的倾斜角是钝角。
3、解:(1)因为,所以直线AB的倾斜角是0°;
(2)因为过C,D两点的直线垂直x轴,所以直线CD的倾斜角是90°;
(3)因为,所以直线PQ的倾斜角是45°.
4、解:设A(x,y)为直线上一点. 图在右边
当斜率k=2时,根据斜率公式 ,整理得:
当斜率k=2时,根据斜率公式,整理得:
练习(P89)1、解:(1)因为,,所以,因此,直线与直线平行;
(2)因为,所以,因此,直线与垂直.
2、解:经过A,B的直线的斜率,经过P,Q的直线的斜率.
(1)由AB∥PQ得,,解得.所以,当时,直线AB与PQ平行;
(2)由AB⊥PQ得,,解得.所以,当时,直线AB与PQ垂直.
习题3.1 A组(P89)1、解:由,得时,倾斜角是45°;时,倾斜角是135°.
2、解:由已知,得AB边所在直线的斜率;BC边所在直线的斜率;
CD边所在直线的斜率;DA边所在直线的斜率.
3、解:由已知,得:;
因为A,B,C三点都在斜率为2的直线上,
所以;,解得.
4、解:(1)经过A,B两点直线的斜率.由题意,得. 解得.
(2)经过A,B两点直线的斜率.
由直线AB的倾斜角是60°知,斜率
所以. 解得
5、解:经过A,B两点直线的斜率. 经过A,C两点的直线的斜率
所以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6、解:(1)由题意,直线AB的斜率,又因为直线的斜率
所以,因此直线∥;
(2)因为经过点,它们的纵坐标相同,所以直线PQ平行于轴
又平行于轴,且不经过P,Q两点,所以直线∥;
(3)由已知得,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
因为,所以∥;
7、解:(1)由已知得,直线的斜率. 又直线的斜率
因为,所以⊥;
(2)由已知得,直线的斜率,又直线的倾斜角是45°.
所以直线的斜率.
因为,所以⊥;
(3)由已知得,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
因为,所以⊥;
8、解:设点D的坐标为,由已知得,直线AB的斜率,
直线CD的斜率,直线CB的斜率,直线AD的斜率.
由CD⊥AB,且CB∥AD,得,解得,所以,点D的坐标为.
B组 1、解:因为点P在轴上,所以设点P的坐标为.
直线PM的斜率, 直线PN的斜率
因为∠MPN是直角,所以有PM⊥PN,,即
解得,或. 所以,点P的坐标是,或.
2、解:由已知得,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
(1)若∥,则,解得.
(2)若⊥,则,解得.
3、解:由已知得,AB边所在的直线的斜率, BC边所在的直线的斜率.
CD边所在的直线的斜率, DA边所在的直线的斜率
方法一:因为,所以AB⊥BC.
同理,BC⊥CD,CD⊥DA. 因此,四边形ABCD是矩形
方法二:因为,所以AB⊥BC.
又因为,所以BC∥DA. 同理,AB∥CD. 因此,四边形ABCD是矩形
4、解:如图,符合条件的四边形有两个.
由已知得,直线BC的斜率,直线CD的斜率.
直线AD的斜率,直线AB的斜率.
(1)当AD⊥DC,AB∥CD时,
,即 ①
,即 ②
由①,②得,. 所以,点A的坐标为
(2)当BC⊥AB,AD∥BC时,
,即 ③
,即 ④
由③,④得,.所以,点A的坐标为.
综上,,或,.
5、解:直线的斜率.
由,得. 解得,或.
当时,点A的坐标是,点B的坐标是,A,B是同一个点,不符合条件.
当时,点A的坐标是,点B的坐标是,符合条件. 所以,
6、解:如图,在线段AB上取点M,连接MP,AP,BP.
观察图形,可知,即.
因此,倾斜角的范围是,或.
3.2直线的方程
练习(P95) 1、(1); (2);
(3); (4).
2、(1)1, 45°; (2),60°. 3、(1); (2);
4、(1)∥; (2)⊥ .
练习(P97) 1、(1); (2).
2、(1),即
(2),即,图在右方
3、解:(1)设直线的方程为,因为由直线过点,且在两坐标轴上得截距之和为2,所以 , , 解得,.
因此,所求直线的方程是,即
(2)设直线的方程为,因为直线过点,且在两坐标轴上得截距之差为2,所以, ,解得,或,
因此,所求直线的方程是,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师大版】2018-2019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 【鄂教版】2018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docx
- 【鄂教版】2018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优秀教案.docx
-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优秀教案.docx
- 【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优秀教案.docx
- 【未来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 【未来版】2018-2019学年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docx
-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
- 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
最近下载
- 第5课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国家电投集团徐闻风力发电有限公司2021年风机超速飞车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演练方案-和安风电场(1).docx VIP
- 全球扣件式脚手架行业市场调研与前景分析报告.docx VIP
- 医疗护理员培训测试题及答案.doc
- 2024年度全国中小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教学课件 商务英语翻译--郭晓燕.ppt
- 第4课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大单元教学”整体教学设计(第2单元) .pdf VIP
- 隔离技术与院感监测试题.docx VIP
- 《机床电气线路安装与维修》PPT课件(全).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