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柳永词《望海潮》上课PPT
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下阕:极写杭州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景象。 作者笔下的杭州给人什么印象? 富庶、美丽 安定、祥和 上阕:写杭州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下阕: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本词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 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 按长短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0字以上 按段落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按风格 豪放派 婉约派 词兴起于隋,发展于唐五代,鼎盛于宋。 晚唐五代,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多写闺情,调脂弄粉,词境狭窄。西蜀词人韦庄独树一帜,于闺情中糅入离愁,词风清丽。南唐后主李煜以亡国之恨入词,造就了词旨的突破。 宋初词坛承袭晚唐五代风气,晏殊、欧阳修的词作渐渐脱离脂粉气息,清新婉约。失意文人 柳永是宋代创作慢词长调的第一大家,混迹于歌楼舞榭,以市井风光、切身感受入词,丰富了词的容量和表现力。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 风格比较 豪放派 婉约派 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 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柳永、李清照)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苏轼、辛弃疾)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 柳三变 柳 七 柳屯田 第一个专业词人 柳永(约987~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排行老七,世称柳七,著名词人。一生仕途坎坷,饱尝羁旅苦况,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做过屯田员外郎,故称柳屯田。 他精通音律,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他的词深受人们喜爱。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仕途不顺 飘零沦落 自由张狂 柳永第一次赴京赶考,落榜了。第二次又落榜。按说,补习补习,完全可以东山再起。可不服输的柳永就是沉不住气,由着性子写了首牢骚极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鹤冲天》。发牢骚的柳永只图一时痛快,压根没有想到就是那首《鹤冲天》铸就了他一生辛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zì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鹤冲天 柳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nèn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注】①龙头:鳌头,状元别称。②明代:政治清明的时代。③白衣:无功名的人。④依约:隐约。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入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他的词在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梁衡《读柳永》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到民间去的词作家。也许我们可以责备柳永没有大志,同为词人不像辛弃疾那样“男儿到死心如铁”,不像陆游那样“自许封侯在万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