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上课用)PPT.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柳永词两首(上课用)PPT

宋词发展概况词的名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初名曲、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 词牌词牌的产生:1、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2、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3、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4、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如《扬州慢》。词牌 每首词都按照一个固定格律写成,这个格律叫词牌。 词牌所定的格律包括句数、每句的字数、押韵、平仄等等,写作时须严格遵守,不得随意违背;也因此,我们平时不叫写词,叫填词。词有定阕,阕有定句,句有定字。词可以没有题目,但是必须有词牌。词的结构: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词的流派:婉约派:特点: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多抒闺情、离绪。格调:婉转含蓄代表人物: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 豪放派:特点: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手法,用典,不拘音律,多发对社会的种种感慨。格调:慷慨悲壮代表人物:苏轼(北宋)、辛弃疾(南宋)宋词的发展:一、北宋前期二、北宋中期三、北宋后期四、南宋前期五、南宋中期六、南宋后期一、北宋前期:1、晏欧词风:“词主艳科,香而软媚”。代表词人:柳永、范仲淹、晏殊、欧阳修、宋祁、张先等。风格:柔软婉丽,艺术圆熟,意境浑成2、宋初俗词代表——柳永名篇有《雨霖铃》《望海潮》《凤栖梧》《八声甘州》等。二、北宋中期:1、 豪放派词代表:苏轼 多抒怀言志,表现社会现实。关心国计民生,格调相对高昂,较多慷慨悲壮之音,颇具阳刚之美。 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苏门词人:有黄庭坚、秦观、贺铸、张耒等人。三、北宋后期:“大晟词人”周邦彦:内容:男女情爱,点缀升平写法:注重音律,注重用事用典贡献:精通音律,促进词体的成熟代表作:《苏幕遮·燎沉香》四、南宋前期:南渡词人群体代表词人:叶梦得、朱敦儒、李纲、李清照、张元干等内容:民族社会的苦难忧患和个人理想破灭的压抑苦闷李清照“易安体”:善用白描,语言清丽,音律和谐,崇尚典雅、情致代表作:《声声慢》《永遇乐》《一剪梅·红藕香残 》《醉花阴·薄雾浓云 》五、南宋中期:中兴词人代表词人:辛弃疾、陆游、张孝祥、陈亮等内容:抗敌爱国、感抚时事,壮志未酬,亦描写农村生活等。意境:慷慨激昂、雄豪悲壮 风格: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喜欢用典。代表作:《摸鱼儿》《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辛)《诉衷情》《钗头凤·红稣手 》(陆)《念奴娇 》(张)六、南宋后期:格律词派代表词人:姜夔、史达祖、吴文英等内容:友朋酬赠、离别相思、咏物闲情艺术:讲究格律,主张典丽,表现含蓄,格调低婉代表作:《扬州慢》、《唐多令 》世间最多情的男子柳永 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鹤冲天·黄金榜上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的父亲、叔叔、哥哥都是进士,连儿子、侄子都是,柳家世代做官。柳永少年时在家乡勤学苦读,希望能传承家业,官至公卿。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著名的《鹤冲天》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柳永是众艺伎的大众情人,她们对柳永的偏爱之情从俚语里呼之欲出。在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