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顺乎世界之潮流(自制课件)
1840 1919 古代 旧民主主义社会 1949 1.中国历史分期: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1956年 近代 新民主主义社会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马克思主义 革命目标 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 2.旧、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 知识体系: 一个主题:挽救民族危亡; 两个方向:向西方(美日欧)学习;向苏俄学习。 三个层次:学器物,学制度,学文化。 四场运动:洋务运动(19C60S—90S);维新运动(1898年); 辛亥革命(1911年);新文化运动(1915年)。 五种思潮:中体西用(抵抗派,洋务派);君主立宪(维新派); 民主共和(革命派);民主科学(资产阶级激进派);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者)。 六个派别: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 (陈独秀、李大钊);马克思主义。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1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 引领思想解放潮流的先驱者 道光帝1782年—1850年 维多利亚女王1819—1901 中 国 英 国 政治 英 国 中 国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 (农业国,重农抑商)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 (完成工业革命, 工业国) 经济 英国的铁甲战舰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竹枪支 鸦片战争时期英军使用的铁管枪支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木制军舰 军事 新航路开辟 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多安全啊!老百姓都丰衣足食呢! 中 国 英 国 外交 思考: 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在哪些方面“落后世界之潮流”? 政治上: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军事上:武器装备原始、落后; 外交上:闭关锁国。 “顺乎世界之潮流” (一)“睁眼看世界” 1.背景:(1)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国运衰落,矛盾尖锐; (2)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3)为抵抗英国的侵略,林则徐等开始向西方学习。 2.抵抗派: (1)林则徐:编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3.洋务派: (1)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2)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失败的根源:仅停留在器物层面,没有变革社会制度。 谭嗣同在闻得《马关条约》的签订后,经“创钜痛深”,继而“饶(绕)屋彷徨”,进而“祥(详)考数十年之变”,再而“近咨之深识之士”,终于“不恤首发大难,画此尽变西法之策”。 1895年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定 据此回答,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 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 (二)维新变法 1.背景: (1)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出现了早期的维新思想; (2)19C90S,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维新思想走向成熟。 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 (二)维新变法 2.维新派: (1)代表人物:①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变法理论,发动公车上书。②梁启超: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③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④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进化论。 (2)维新思想: ①是爱国的。它挽救民族危机,充满爱国主义激情。 ②是进步的。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 ③是启蒙的。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具有启蒙意义。 ④利于传播的。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书》1894年6月 1895年,孙中山毅然剪辫,以示与腐败卖国的清廷决裂,走上革命道路 1905年,中国第一个全国性革命政党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这是孙中山写的同盟会纲领条幅。 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 (三)走向共和 1.背景:(1)《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主共和思想蓬勃兴起。 2.革命派: (1)孙中山:1894年,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1905年,成立同盟会,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纲。 (2)革命派与改良派(主要是之前的维新派)论战: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许多知识分子放弃了君主立宪的思想,投身革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义务教育版(2024)四年级信息科技 第3课 寻找可靠数据源 课件.pptx VIP
- 北京中创天勤MSD系列伺服驱动器说明书.pdf VIP
- 中核人才测评题库及答案.doc
- 术后镇痛培训课件.ppt VIP
- 2025年银发经济消费人群洞察.pdf VIP
- 幼儿园课件:大班上学期 语言——蚯蚓的旅行.pptx
- 2025年司机心理测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四年级信息科技 第2课 获取数据有方法 课件.pptx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四年级信息技术 第2课 获取数据有方法 课件.pptx VIP
-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件 第八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四节 俄罗斯.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