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讲-隋唐法律制度.ppt
兼取南北之长的隋法制 一、立法概况 1、《刑书要制》 2、《新律》 3、《开皇律》:12篇,500条 4、《大业律》 隋朝的法律形式:律令格式 (p146) 二、《开皇律》的主要成就 (p144-145) (一)确立新五刑体系——死、流、徒、杖、笞 1、死刑:绞、斩 两等 2、流刑:1000里(居作2年)、1500里(居作2 年半)、2000里(居作3年)三等 3、徒刑:一年至三年 五等 4、杖刑:杖60到杖100 五等 5、笞刑:笞10到笞50 五等 (二)确立“十恶”罪名 (三)维护贵族官员的特权 除八议、官当外,九品以上官吏犯罪,还有“上请”、 “例减”、“听赎”等规定 “唐因于隋,相承不改”,唐律的篇目、条文、刑制、法例渊源于开皇律 三、行政管理体制的定型 (一)确立中央三省六部二十四司 (二)废除九品中正制,建立科举选官制 四、较为完备的诉讼制度 (一)司法机关 大理寺——审判 都官省——司法行政 御史台——监察 (二)诉讼制度——逐级诉讼、直诉结合 (三)死刑慎重——三奏复核制 中华法系成熟与定型的唐法制 一、唐初立法指导思想 (p147) (一)德礼为本,刑罚为用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如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得古今之平,一准乎礼” (二)法条简约,保持稳定 “本设法令,使人共解,而往代相承,多为隐语,执法之官,缘此舞弄,宜更刊定,务使易知。” 二、主要立法活动 (p148-151) 1、《武德律》: 以《开皇律》为基础制定,为唐立法开端 2、《贞观律》: 唐朝基本法典初步定型 3、《永徽律疏》: 唐高宗永徽二年,编篡了《永徽律》十二篇500条; 永徽三年制“律疏”,合称《永徽律疏》,后称《唐律疏议》 4、《唐六典》: 采“以官统典,以令式入六司” 的体例,共30卷。 《开元律疏》问题 永徽律疏——大宝律令——开元律疏 理由一:敦煌残卷疏:“开元25年刊定官上” 理由二:一些官吏名称在永徽四年后出现 理由三:期亲改为周亲 唐律疏议的篇章结构 1、《名例律》:相当于现代刑法总则 2、《卫禁律》:侵犯皇宫警卫和国家保卫等方面的犯罪 3、《职制律》:官吏职务方面和有关行政公务方面的犯罪 4、《户婚律》:破坏户籍、土地、婚姻家庭等方面的犯罪 5、《厩库律》:违犯牲畜和仓库管理方面的犯罪 6、《擅兴律》:在军事和非法营造、兴建工程方面的犯罪 7、《贼盗律》:危害国家统治秩序和财产制度方面的犯罪 8、《斗讼律》:伤害他人和违反诉讼要求方面的犯罪 9、《诈伪律》:各种欺诈和伪造行为方面的犯罪 10、《杂律》: 以上各律所无法包容的其他一些犯罪 11、《捕亡律》:在追捕犯罪嫌疑人方面的犯罪 12、《断狱律?》:在司法审判方面的犯罪 三、法律形式 (p153-154) 1、律:律以正刑定罪 2、令:令以设范立制 3、格:格以禁违止邪 4、式:式以轨物程式 5、编敕:中唐后多编格后敕 6、《大中刑律统类》:将律分门,条件相类的令、格、 式、敕附于律文之后,号为《刑律统类》 四、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略) 唐律是以律为核心、尤以《唐律疏议》为代表,包括律、令、 格、式、典、敕多种法律形式组成的完备法律体系。 (一)唐律的特点 1、于“礼”以为出入 2、律疏一体的结构与律学新成就 (二)唐律的历史地位及对外影响 668年,日本第一部成文法典《近江令》; 701年,《大宝律令》:六议、八虐; 《改定律例》之前,法律精神及内容均承袭唐律 五、唐代行政法律内容 (p167) (一)中央行政机构 三省六部 (二)地方行政管理机构:州、县 (三)监察机构——御史台 台院:执掌纠弹百官,参加大理寺审判 殿院:纠察百官的违法失礼之事 察院:执掌监察州县地方官吏 六、唐代民事法律内容 (一)权利主体与行为能力 1、贵族 2、官僚 3、地主 4、良人、凡人:士农工商 5、官贱民——官奴婢、工户、乐户、太常音声人 私贱民——奴婢、部曲、随身 6、化外人 (二)物权 1、不动产:专指田宅,称“产”、“业”,所有权人为产主或业主 动产:财物、畜产、奴婢,称“财”、“物”,财主或物主 2、土地所有权取得 唐初推行均田制、官品占田制 3、其他物权的取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