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施工题库
《土木工程施工》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自然状态下的土,经过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分别用最初可松性系数Ks和最终可松性系数表示K s’。
2、满足规划、生产工艺及运输、排水及最高洪水位等要求;场地内土方挖填平衡且土方量最小的设计平面,称为最佳设计平面。
3、混凝土的自然养护是在平均气温高于+5℃的条件下于一定时间内使混凝土保持湿润状态。关键线路 0 → 105%σcon → σcon
或 0 → 103%σcon
(2)对分批行张拉钢筋要考虑后批预应力筋张拉时产生的混凝土弹性压缩,会对先批张拉的预应力筋的张拉应力产生影响。为此先批张拉的预应力筋的张拉应力应增加αEσpc:
(3)对平卧叠浇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上层构件的重量产生的水平摩阻力,会阻止下层构件在预应力筋张拉时混凝土弹性压缩的自由变形,待上层构件起吊后,由于摩阻力影响消失会增加混凝土弹性压缩的变形,从而引起预应力损失。可采取逐层加大超张拉的办法来弥补该预应力损失。
(4)孔壁摩擦而引起的应力损失。防止方法:
a. 抽芯成型孔道
曲线形预应力筋和长度大于24 m的直线预应力筋,应采用两端张拉;
长度等于或小于24 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一端张拉,但张拉端宜分别设置在构件两端
b. 预埋波纹管孔道
曲线形预应力筋和长度大于30 m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
长度等于或小于30 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
5、
(1)旋转法
旋转法起重机边起钩、边旋转,使柱身绕柱脚旋转而逐渐吊起保持柱脚位置不动使柱的吊点,柱脚中心和杯口中心三点共圆。滑行法
滑行法起吊时起重机不旋转,只起升吊钩,使柱脚在吊钩上升过程中沿着地面逐渐向吊钩位置滑行,直到柱身直立布置吊点要在杯口旁并与杯口中心两点共圆弧。
反弯点为主被土压力相等的点:
“Ac以”板桩
Rc
“CD”板桩=0
故入土深度
2、
(1)剪力墙:
F6’=24×2.6=62.4 kN/㎡
取 F6= 38.83KN/㎡
墙厚 200﹥100,
取 F6+F7, F7=6KN/㎡
故墙的荷载组合:
强度计算时 1.2F6+1.4F7=55 kN/㎡
刚度计算时 F6=38.83KN/㎡
(2)深梁:
取 F6= 36KN/㎡
深梁取 F5+F6, F5=4.0kN/㎡
深梁的荷载组合:
强度计算时 1.4F5+1.2F6=48.8 kN/㎡
刚度计算时 F6=36 kN/㎡
3、
序
号 施工过程 施工段编号 0 一 二 三 四 最大时间间隔
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
的持续时间(d) 0 1 2 2 1 2 B 0 2 1 3 1 3 C 0 4 2 3 4 4 D 0 2 1 3 0 施工过程由加入流水到完成该段工作为止的总持续时间(d) 0 1 3 5 6 6 B 0 2 3 6 7 7 C 0 4 6 9 13 8 D 0 2 3 6 6
两相邻施工过程的时间间隔(d) 9 A和B 1 1 2 0 2 10 B和C 2 -1 0 -2 2 11 C和D 4 4 6 7 7 (a)工期=∑Bi+tn=2+2+7+(2+1+3)=17 d
(b)最后一个施工过程进场的时间=2+2+7+1=第12天
(c)
施工段 工作进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四
三
A B C
二
D
一
A施工过程: 在第一施工段上允许延迟1d
B施工过程: 在第一施工段上允许提前1 d
在第二施工段上允许提前1天, 允许延迟3 d
在第三施工段上允许延迟2 d
在第四施工段上允许延迟4 d
C施工过程: 不能提前,不能延迟
D施工过程: 在第一施工段上允许提前3 d
在第二施工段上允许提前3 d
在第三施工段上允许提前1 d
4、
1、C 2、D 3 B 4 C 5 C 6 C 7 C 8 D 9 C 10 D 11 C
12 C 1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几何画板教案2017.doc
- 几何画板国培.ppt
- 几何精度学复习要求.ppt
- 几何图形的初步第一课时.ppt
- 几何图形第一节.ppt
- 几何证明专题三.doc
- 几何画板用.doc
- 几何级递增问题.ppt
- 几何复习平行线.ppt
- 几何证明专题.docx
-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数字素养与网络健康意识培养的互动教学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健身俱乐部会员流失原因与会员价值主张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反馈语对学生文学创作能力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中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数字孪生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智慧城市安全与风险防范技术创新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数字化背景下乡村民宿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ocx
- 《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医针灸与康复训练结合的疗效与康复训练效果的个体化干预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冠心病患者血脂管理中他汀类药物剂量优化与心血管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职业教育数字化升级,2025年虚拟现实技术在实训中的应用研究.docx
- 2025户外探险旅游安全培训课程设计与评估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