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阅读简答题复习指要(用).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经典阅读简答题复习指要(用)

2013福建高考语文备考;文化经典阅读;文化经典阅读;;文化经典阅读;;(1)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或“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1分) (2)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2分)????? 有若希望哀公采取施行“彻”制,减轻赋税。百姓丰衣足食,是国家富庶,政权稳定的前提。 (1分); 例2、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孟子.离娄上》 ;答案:体现了儒家“通权达变”思想;文化经典阅读;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文中的“丈人”是个什么样的人?(1分) (2)他对孔子持什么态度?(2分) (3)子路对他又持什么态度?(2分) ; 例1、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①,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孟子-告子上》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尽心上》 ①彀[gòu]:使劲张弓;答案:;;文化经典阅读;例:(2011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 (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说明了君子的过错是掩藏不了的。;文化经典阅读;例1、(2009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 ??? ⑵孟子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结合上面的选段,你认为孟子是鼓励臣子推翻君王吗?请简要说明。; 答案:孟子没有鼓励臣子推翻君王。;;文化经典阅读;例、(2008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 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孟子·公孙衍张仪章》) (2)根据以上两段内容,简要谈谈孔孟二人的处世态度。(4分);(阐述分析);文化经典阅读;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尽心上》 (2)文段反应了孟子的什么思想?体现孟子的什么观点?与孔子的主张一样吗?;文化经典阅读;;课外拓展;例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 … (2)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