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栽培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姜栽培课件

姜不同品种营养成份 * 姜栽培 一、概述 姜别名生姜或姜黄,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在我国为一年生草本,以肉质根茎为食用。 在国内分布极广,除西北、东北外,中部及南部(广东、浙江)均有种植,北方则以山东为主要产区。在山东又以莱芜、枣庄、滕州、宁阳、临沂、临沭、郯城、莱西等栽培面积大,其中以莱芜姜,高产优质,颇负盛名。 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经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普遍提高广大姜农的科学种姜水平,在原亩产1400-1500公斤水平上,已发展到平均亩产2077公斤,少数高产地块亩产达3000公斤。 二、优良品种表现 姜营养丰富,其根茎除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盐类外(Ca、Fe),还含姜辣素(C17H26O4)、姜油酮(C11H14O3)、姜稀酚(C17H24O12)和姜醇(C15H26O),因而具有特殊的香辣味。可做香辣调料,亦可加工成姜干、姜粉、姜汁、姜酒、糖渍和酱渍等各种食品,是中药中的常客,还可做香料和药材,是医药上良好的健胃、祛寒和发汗剂、解毒、温中,食之可促进胃液分泌,起到健胃调和气色作用。 莱芜姜不仅产量高,而且在品质方面,具有姜块肥大,色泽鲜亮,外形美观,姜丝细少,质地细嫩,辛香味浓、辣味适中,营养丰富,耐贮耐运等特点,据对营养成份的分析可知,其挥发油含 量较高,每100g鲜重 含0.25ml,因而风味 佳、辛味浓,与其它 产区的姜相比,其淀 粉含量亦高,因而耐 贮性好,可久藏而不 变坏。 0.19 9.81 — 0.82 4.65 8.0 广东疏轮大肉姜 0.23 — 10.0 5.78 2.02 15.5 滕县姜 0.20 — 7.98 6.84 5.34 13.2 宁阳姜 0.22 16.74 — 8.0 2.55 16.63 枣庄姜 0.25 13.34 9.68 8.88 4.76 14.8 莱芜姜 挥发油 ml/100g鲜重 Vc ml/100g鲜重 粗Pr % 淀粉 % 可溶性糖 % 干物质 % 品种 三、品种 中国自古栽培姜,优良地方品种颇多,如广东疏轮大肉姜,浙江的红瓜姜,安徽铜陵白姜,云南玉溪黄姜,四川竹根姜等,主要分布于江南诸省。从明代开始,逐渐向北方扩种,山东为北方的主要产区,其中莱芜的特产区,主要品种有大姜和片姜两个品种。 (一)片姜(或扇面姜) 为当地主栽培品种,生长势强,一般株高60-80cm,叶色翠绿,基部紫红,分枝性强,通常10-15枚/株,多者20枚以上,属密苗类型。根茎黄皮黄肉,姜球数多而排列紧密,节多而节间较短,类似掌状,姜球上部鳞片呈淡红色。根基肉质细嫩,辛香味浓,品质佳,耐贮运,一般单株重300-400g,重量高达1kg左右。 片姜在生长过程中,对 栽培条件比较敏感,如气 候适宜,肥水充足,则地 上部发生分枝多,地下根 茎姜球也多,常成双层或 多层排列,形似马蹄,故 称“马蹄姜”,而在土壤瘠 薄、肥水不足的条件下, 地上分枝少,根茎姜球亦 少,多呈单层排列,只向 两侧生长形似扇子,因而 称“扇面姜”,莱芜一带5月 上中旬播种,10月中、下 旬收获,一般亩产 1500-2000kg,高者3000kg。 (二)大姜 植株高大,生长势强,一般株高80-100cm,叶片大而肥厚,叶色深绿。茎杆粗壮,分枝数少,通常每株6-10枚,属疏苗类型,根茎姜球数量少,但姜球肥大,节少而稀,外形美观,产量与片姜相近,但由于用种量大,生产上栽培较少。 四、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一)、温度 1、各生长时期对温度的要求 姜对温度反应敏感,因姜起源于南方热带森林地区,使它形成了喜温暖而不耐寒,不耐霜的习性。 姜的生长过程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旺盛生长期和根茎休眠期 。 (1)发芽期 此生长大约需40-50天,只占全期总生长量的0.24%,种姜在16℃以上即可开始发芽,但发芽期极慢,发芽期长,幼苗生长以22-25℃为好。 (2)幼苗期 从展叶至具有两个较大的侧枝,即群众所说“三股杈”为幼苗期的形态标志,需65-75天,这一时期内完全依靠母体营养转到新株能够吸收和制造养分。此期生长量较小,幼苗期只占生长量的7.83%,生长时期以20-25℃较为适宜。 (3)旺盛生长期 从三股杈以后至收获,为茎叶与根茎旺盛生长期,也是产品器官形成主要时期,需70-75天,在莱芜植株三股杈时,正处于立秋前后,是姜生长过程中的重要转折期。此期生长量约占全生长量的91.93%,此期因需积累大量养分,要求白天和夜间保持一定的温差,以白天保持25℃左右,夜间17-18℃为好,15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