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IMRT调强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docVIP

试论IMRT调强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IMRT调强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试论IMRT调强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 颜凌波 方婕媚 徐友文 (浙江省台州市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台州市中心医院 浙江 台州 318000) 【中图分类号】R81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6-0198-02 【摘要】:目的比较鼻咽癌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治疗效果与反应。方法45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组20例、常规放疗组25例,调强放疗组靶区为鼻咽肿瘤、咽旁间隙和颈部淋巴区,分次剂量为2.0Gy/次,30~35次;常规放疗组用面颈联合野照射DT70Gy/35次;颈部预防总量为DT50~55Gy。结果调强组和常规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0% (18/20)和76% (19/25),口干4级分别为0例和8例,张口困难发生率分别为1例和2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比常规放疗的局部控制率提高,不良反应明显降低。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治疗;局部控制率;不良反应;调强放射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7月~2013年7月,我们对2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行全程IMRT治疗,并与25例常规放疗组(conventionalradiationtherapy,CRT)对照。IMRT组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22~68岁,中位年龄48.5岁,其中I期1例,II期10例,III期9例。CRT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5~72岁,中位年龄5 2.5岁,其中I期2例,II期12例,III期11例,分期根据UICC2003年版标准[4]。两组病例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全部患者经病理组织学证实:IMRT组中低分化鳞癌17例(85.0% ),其他类型3例(15.0% ),CRT组中低分化鳞癌21例(84.0% ),其他类型4例(16.0% )。所有患者经临床体检、胸部X线片、腹部B超、骨ECT等检查证实无远处转移。 1.2 方法 1.2.1 常规放疗组 以面颈联合野、耳颞侧野、颈部切线野为主野,选择性配合耳前野、耳后野、品字野等。凡有口咽/咽旁侵犯,或上颈深各组淋巴结有相继转移,或颈深上后组淋巴结有大的转移者,必须先把颅底、鼻咽咽旁、上颈区完整涵盖在一个大的面颈联合野内,待照射到DT36~40Gy/18~20次时,肿瘤有所缩小后再行分野照射。原发灶根治性放疗剂量约为DT70Gy,颈部预防治疗量为DT50~55Gy左右,局部电子线补量。 1.2.2 调强放疗组 应用瓦里安ClinacEX直线加速器6MV-X及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用头颈肩膜固定体位,采用CT扫描模拟定位,扫描层距3~5mm。 将数字化图像资料仪传入计划系统,由主管医师勾画出肿瘤范围及周边重要器官,肿瘤靶体积的勾画(GTV)包括鼻咽部原发肿瘤和转移性淋巴结。鼻咽癌CTV常规应包括颅底、翼板、鼻咽前间隙(内侧为咽,外侧为翼状肌和腮腺深叶),较早期的肿瘤也要包括翼状肌。CTV还应包括颅底的蝶窦和海绵窦、咽旁间隙、咽后间隙、斜坡、上颌窦的后1/3、后组筛窦和鼻腔的后1/3。颅底受侵的病例还要包括垂体、视神经和视交叉,并将上述结构的剂量限制在45~55Gy(每天分割剂量/2Gy)。淋巴引流区CTV的选择与勾画鼻咽癌颈部淋巴引流区的CTV应包括双侧2~5级淋巴结,双侧2级淋巴结均应从颅底开始勾画。GTV和CTV统一外扩获得计划靶区(PTV)。考虑摆位误差,PTV通常外扩3~5mm。采用7~9个非共面照射野,供95%的等剂量曲线覆盖PTV,不同靶区剂量不同:原发肿瘤(GTVnx)照射2Gy/F,共70Gy/33F,转移淋巴结(GTVnd)给予66Gy/33F,临床靶区(CTV1)60Gy/30F,颈部预防照射区(CTV2)50Gy/25F。周边重要器官不超过其耐受量,50%腮腺体积<26Gy~30Gy,其他:Dmax(最大剂量点)限制脑干/50Gy,脊髓/40Gy,晶状体<8Gy,视神经、视交叉<54Gy,颞颌关节<60Gy。 1.2.3 评估 治疗期间每周行体检、血常规及间接鼻咽镜检查,记录急性放射反应和肿瘤消退情况。治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并评估疗效以及急性反应情况。急性放射反应标准参考RTOG评估标准,进行评价的急性反应标准,将口干反应分为5级,即1级:无明显变化;2级:轻度口干、唾液稍稠等变化,基本不需要饮水;3级:中度口干,需饮水;4级:口干明显,唾液黏稠,需经常饮水;5级:急性涎腺坏死。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