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立体几何平行垂直
(2)设点E为BC的中点,BD=2,求异面直线AE和BD所成的角的大小. 解析答案 返回 解 如图,取CD的中点F,连接EF,则EF∥BD, 所以∠AEF为异面直线AE与BD所成的角. 连接AF,DE,由BD=2, 在△BCD中,由题设∠BDC=60°, 则BC2=BD2+CD2-2BD·CD·cos∠BDC=28, 解析答案 在△BDE中, DE2=BD2+BE2-2BD·BE·cos∠CBD=13, 因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锐角或直角, 所以异面直线AE与BD所成的角的大小为60°. 返回 解析 押题依据 高考押题精练 1.不重合的两条直线m,n分别在不重合的两个平面α,β内,下列为真命题的是( ) A.m⊥n?m⊥β B.m⊥n?α⊥β C.α∥β?m∥β D.m∥n?α∥β √ 押题依据 空间两条直线、两个平面之间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是立体几何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此类题常与命题的真假性、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等知识相交汇,意在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解析 构造长方体,如图所示. 因为A1C1⊥AA1,A1C1?平面AA1C1C,AA1?平面AA1B1B, 但A1C1与平面AA1B1B不垂直,平面AA1C1C与平面AA1B1B 不垂直.所以选项A,B都是假命题. CC1∥AA1,但平面AA1C1C与平面AA1B1B相交而不平行,所以选项D为假命题. “若两平面平行,则一个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是真命题,故选C. 2.如图1,在正△ABC中,E,F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且BE=AF=2CF.点P为边BC上的点,将△AEF沿EF折起到△A1EF的位置,使平面A1EF⊥平面BEFC,连接A1B,A1P,EP,如图2所示. (1)求证:A1E⊥FP; (2)若BP=BE,点K为棱A1F的中点,则在平面A1FP上是否存在过点K的直线与平面A1BE平行,若存在,请给予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押题依据 返回 解析答案 押题依据 以平面图形的翻折为背景,探索空间直角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考题创新性强,可以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预计将成为今年高考的命题形式. 解析答案 (1)证明 在正△ABC中,取BE的中点D,连接DF,如图1. 图1 因为BE=AF=2CF,所以AF=AD,AE=DE,而∠A=60°, 所以△ADF为正三角形. 又AE=DE,所以EF⊥AD. 所以在图2中A1E⊥EF,BE⊥EF. 故∠A1EB为二面角A1—EF—B的一个平面角. 因为平面A1EF⊥平面BEFC, 所以∠A1EB=90°,即A1E⊥EB. 因为EF∩EB=E,所以A1E⊥平面BEFC. 因为FP?平面BEFC,所以A1E⊥FP. 解析答案 (2)解 在平面A1FP上存在过点K的直线与平面A1BE平行. 理由如下: 如图1,在正△ABC中,因为BP=BE,BE=AF, 所以BP=AF,所以FP∥AB, 所以FP∥BE. 如图2,取A1P的中点M,连接MK, 图2 因为点K为棱A1F的中点,所以MK∥FP. 因为FP∥BE,所以MK∥BE. 解析答案 因为MK?平面A1BE,BE?平面A1BE, 所以MK∥平面A1BE. 故在平面A1FP上存在过点K的直线MK与平面A1BE平行. 返回 * 第2讲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 专题五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栏目索引 高考真题体验 1 热点分类突破 2 高考押题精练 3 解析 高考真题体验 1.(2016·课标全国甲)α,β是两个平面,m,n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如果m⊥n,m⊥α,n∥β,那么α⊥β. ②如果m⊥α,n∥α,那么m⊥n. ③如果α∥β,m?α,那么m∥β. ④如果m∥n,α∥β,那么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β所成的角相等.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 √ √ 解析 当m⊥n,m⊥α,n∥β时,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不确定,故①错误, 经判断知②③④均正确,故正确答案为②③④. 2.(2016·江苏)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1B上,且B1D⊥A1F,A1C1⊥A1B1. 求证:(1)直线DE∥平面A1C1F; 证明 由已知,DE为△ABC的中位线, ∴DE∥AC,又由三棱柱的性质可得AC∥A1C1, ∴DE∥A1C1, 且DE?平面A1C1F,A1C1?平面A1C1F, ∴DE∥平面A1C1F. 解析答案 (2)平面B1DE⊥平面A1C1F. 证明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1B1C1, ∴AA1⊥A1C1, 又∵A1B1⊥A1C1,且A1B1∩AA1=A1, ∴A1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秦关中学-森林防火安全.pptx
- 税务知识普及.ppt
- 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ppt
- 空间几何体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练习题.doc
- 空间几何平行关系.pptx
- 空间力系的受力分析.ppt
- 空间数据库之空间索引.ppt
- 空间立体几何(必修2)_学业水平复习.ppt
- 空间几何知识点串讲.ppt
- 空间解析几何ppt1.7.ppt
- DB32∕T 1706-2011 梭鱼和脊尾白虾混养技术规范.docx
- DB32∕T 2096-2012 种猪登记管理规程.docx
- DB32∕T 1791-2011 甘薯采收与贮藏技术规程.docx
- DB32∕T 2081-2012 海蜇人工繁殖技术规程.docx
- DB32∕T 972-2006 实验动物笼器具 独立通气笼盒(IVC)系统.docx
- DB32∕T 564-2010 饲料用小球藻粉.docx
- DB32∕T 1582-2010 奶牛繁育技术档案建立规范.docx
- DB32∕T 971-2006 实验动物笼器具 饮水瓶.docx
- DB32∕T 1508-2009 苏柳172扦插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32∕T 1945-2011 豇豆大棚早春栽培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