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_大气污染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_大气污染绪论

第三节 大气污染的影响 NO2(10-6)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闻到臭味 5 闻到强臭味 10~15 10min眼、鼻受到刺激 50 1min内人呼吸困难 80 3min感到胸痛、恶心 100~150 在30~60min内死亡 250 很快死亡 NO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三节 大气污染的影响 毒害植物的气体: SO2、臭氧、PAN、氟化氢、乙烯、HCl、Cl2、H2S、NH3 3.2 对植物的伤害 对植物的伤害通常发生在叶子结构中(含有植物的构造机理) 3.3.对器物和材料的影响 颗粒物(吸湿 或吸附后) SO2、NOx及其生成的酸雾酸滴 金属制品、 纺织品、 橡胶制品等 腐蚀 第三节 大气污染的影响 3.4 对大气能见度和气候的影响 对大气能见度或清晰度有影响的污染物,一般应是气溶胶粒子、能通过大气反应生成气溶胶粒子的气体或有色气体,包括: 总悬浮颗粒物(TSP) SO2和其它气态含硫化合物,在大气中以较大反应速率生成硫酸盐和硫酸气溶胶粒子 NO和NO2,在大气中反应生成硝酸盐和硝酸气溶胶粒子 光化学烟雾,反应生成亚微米的气溶胶粒子 第三节 大气污染的影响 能见度与自然景观 USEPA在1999年宣布,将在未来几十年内致力于提高国家公园和旷野地区的空气质量 例:美国大烟雾山国家公园(北卡罗莱纳州)照片 晴天 雾天 第四节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4.1 重点城市空气质量 (2008年) (2009年) 0.06mg/m3 0.08mg/m3 0.10mg/m3 达标浓度: 4.2 重点城市污染物浓度年际比较 第四节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1)2009年全国酸雨发生频率分段统计 10.9 10 12.7 19.3 47.1 所占比例(%) 53 49 62 94 230 城市数(个) ≥75% 50%~75% 25%~50% 0~25% 0 酸雨发生频率(%) 4.3 酸? 雨(2009年) 第四节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第四节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3)降水酸度 2009全国降水pH年均值统计   16.8 44.5 17.4 13.3 8 所占比例(%) 82 217 85 65 39 城市数(个) ≥7.0 5.6~7.0 5.0~5.6 4.5~5.0 <4.5 年均pH值范围 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主要包括浙江、江西、 湖南、福建、重庆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 (4) 酸雨分布(2009 ) 第四节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2.3.5 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2009 ) 584.9 230.9 670.7 901.6 329.9 1991.3 2321.2 2008 523.6 243.3 603.9 847.2 348.3 1866.1 2214.4 2009 698.7 215.5 771.1 986.6 328.1 2140 2468.1 2007 808.4 224.3 864.5 1088.8 354 2234.8 2588.8 2006 排放量(万吨) 生活 工业 合计 生活 工业 合计 年度 工业粉尘 烟尘排放量 (万吨) 二氧化硫排放量 (万吨) 项目 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分别比上年下降4.6%、6.0%、11.7%。 措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 ,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 第四节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第五节 大气污染防治法规与标准体系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987年9月5日由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1988年6月1日起执行 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对该法进行了修订 2000年对该法再次修订 2009年第三次修订 第五节 大气污染防治法规与标准体系 1995年8月29日修改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控制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强化了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 推动了煤炭的清洁利用 加快了淘汰严重污染大气的落后工艺和设备的步伐 开始生产和使用无铅汽油 法规实施后,一些地区依法强化环境管理,大气环境质量确实得到了改善 第五节 大气污染防治法规与标准体系 2000年第二次修订的指导思想 面对现实,对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难以改变的现状以及经济条件给予了充分考虑; 针对要害,主要是针对燃煤、机动车、扬尘等造成的大气污染; 抓住重点,主要是抓住重点城市、重点区域; 在禁止超标排放、按排污量收费,以及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强化法律责任,加强执法监督。 2009年第三次修订的说明 明确和完善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体制和制度 严格了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管 为区域限批或企业限批创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