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民族文化多样性及其再生性保护与开发
摘要:贵州民族文化呈现多样性,但传承面临危机,数字化技术对民族文化进行再生性保护与开发是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最好手段。
关键词: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6-0107-05
一、贵州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危机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共有49个民族成份,其中有布依族、苗族、侗族、水族等17个世居民族,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由于贵州省地处山区,地形地貌复杂,拥有多种类型的生存环境,既使同一个民族由于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其文化也各有特色,如安顺地区的屯堡人,他们的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都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经历600年的历史变迁,既执着地保留其先民们的文化个性,又在长期的耕战耕读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明,形成了现在我们称之为“屯堡文化”的这样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是研究明代汉民族的活化石。此外,不同民族生活在同一空间,其文化也相互影响,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他们都是贵州民族文化传承、传播与创新的根源。
据2000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146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7.85%,其中布依族占全国总数的97.3%,苗族占全国总数49.8%,水族占全国总数的93.2%。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居全国第五位,少数民族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12.1%居全国第三位。汉族人口数量上的优势,使得在社会交往中少数民族文化不同程度的“汉化”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大批民族文化遗产正在被侵蚀,民族手工艺、民俗民风、戏剧曲艺、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正外于濒危之中。比如,水书是水族文化的精髓,它是用水族古文字记录水族天文、历法、哲学及各种宗教事项的文化典籍,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仍然活着的古老象形文字典籍之一。在水族地区,目前在世能看懂水书的仅有2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的就有180人。又如,我们能否将屯堡文化再延续600年?如果不是老人的坚持和政府的宣传,恐怕再有几年就很难见到现在的屯堡文化了,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还可以从Intemet的广泛应用中看到。每到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相关内容在网上纷纷传递,大有全球都必须过的趋势。很多年轻人认为过圣诞节、情人节有现代味、洋味.春节、清明节等守旧、土气而热衷过“洋节”。向来以本民族饭菜更符合营养学而自居的中国人也开始青睐“洋餐”。“麦当劳”、“肯德基”在大中小城市遍地开花就是实证。这些迹象表明了一个问题。即在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西方文化已经冲击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日常生活层面。尽管历史上我们也曾经受过西方文化的冲击,但其影响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来势凶猛、不可逃避。由此可见,贵州民族文化多样性正受到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冲击,其民族文化资源亟待保护与开发。
二、贵州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三十一届会议上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认为,文化是“某种社会或某个社会群体特有的精神与物质,智力与情感方面的不同特点之总和;除了文学与艺术外,文化还包括生活方式、共处的方式、价值关体系、传统和信仰。”可见其描述的文化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为了方便叙述,本文将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分为:文本民族文献;口碑民族文献、实物和民俗活动;光电民族文献。
1.文本民族文献
贵州省已搜集整理的民族古籍有5000多万字,已公开出版的有近100种。3000多万字。比较重要的有《苗族古歌》、《布依族古歌》、《侗族大歌》、《西南彝志》、《红白杜鹃花》、《物始纪略》、《好花红》、《古谢经》、《水书》、《苗族古歌古词》、《仡佬族古歌》等。我省少数民族文字“水书”,有水族“百科全书”之称,2003年3月纳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据初步统计,全省民族古籍藏量在20000册以上。
贵州素有歌的海洋,诗的故乡之称。贵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会员出版了学术专著、理论文集、民间故事、史诗及歌谣、戏剧和风情作品集157种,约3000多万字。如苗族的《盘古开天地》、布依族的《杨元保的故事》、侗族的《古考和盘古》等。贵州中药材丰富,被认为国内少有的“天然药库”。我省积极开展民族民间医药研究。先后完成了《苗族药物集》、《贵州省少数民族药物集》、《侗族医学》等书籍的编写与出版工作,整理出版民族药物集90多种,1100多个单配方,填补了国内空白。近年来,贵州省民语办、贵州省民泽委及其相关部门共翻译出版100种,350多万册,8000多万字的民族文字图书,从1985年至今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约700多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