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钟口夏天的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滚钟口夏天的风   也许我会在其他地方吃到更加香甜的杏子,喝道更好的铁观音,品尝到更加自然的山野菜。但是我想我不会忘记滚钟口,因为这里的山风,不论是树荫下清凉的山风,还是夜晚呼啸的山风,亦或是山风制造出的风景,一切都是记忆中滚钟口的风。      半山公社茶楼      很久没有吃到过如此香甜的杏子了,更何况是在树荫下的草棚里,还一边喝着香气扑鼻的铁观音。木桌木椅让人油然而生一种亲近感,6月的银川太阳很大,滚钟口的山风吹得人心情舒畅,冰凉的山泉水顺着路边的小水渠轻快地流淌至山下。   从银川市内到滚钟口只要半个小时的车程,道路两旁高大的杨树遮挡了视野之外退牧还草的荒滩,若把这条绿色大道说成连接银川市与贺兰山的绿色纽带,不免有些俗气,但确是恰如其分的比喻,再者,我一时也找不出更好的词汇来形容它。带着干燥的土味的风吹进车窗,不时有骑着自行车的户外爱好者被我们的汽车快速超过,远远地看着他们与树影重合后消失。这个周末恰好赶上银川市的摩托车节,大排量摩托车的轰鸣声让市区的街道显得热闹非凡,但是无论热爱户外的人们还是普通的市民却更愿意选择或者说早已经习惯在贺兰山的山风中度过一个周末。   与草棚紧挨着的便是一座茶楼,草棚的主人自然也是茶楼的主人。茶楼现在的主人是在银川市从事着与文化相关的工作的一对夫妻,而茶楼本来是民国时期的军阀马鸿逵在滚钟口避暑时的一座会客的戏楼――晚翠阁,之前一直在这青山绿水间荒废着。夫妻二人接手后简单不失原貌的修缮,并没有把这里改造成一个简单的生意场所,而是把它变成了一个文化沙龙――半山公社。茶楼里装饰得自然质朴,自制的木桌木椅配上主人从北京高碑店淘回来的旧家具自是十分协调;头顶的天花板上是一张手绘的中国地图,重点标绘出了宁夏的位置。由于男女主人都热爱户外运动,并且还是银川户外运动的带头人,所以这里也成为了户外爱好者的聚集地,墙上贴满了主人和朋友一起去登山时的照片,还有陪他们走过不少地方的背包和帽子也被当成奖状一样挂在了墙上。二楼基本是主人的私人空间,同样的木质桌椅和旧家具,梁柱上依然能看见艳丽的彩绘图案,一般他们都会在这里度过周末。      现在的滚钟口即使是坐在屋里也用不着开空调或电扇,但是主人执意邀请我们坐在他搭建的草棚中。看来他是对的,伴着泥土和花草的芳香,这壶用山泉水泡出的铁观音似乎格外好喝。就像我们刚刚在市区集市上买的杏子,似乎也是用了山泉水洗过放在这里吃才会更加的香甜。正在谈话间,从远处走下来几位昨晚就在山上过夜的户外爱好者,后面还跟着一只叫“来福”的小狗。一看便知他们是主人的老相识,此时是回到山下休息吃午饭来了。没有过多的寒暄,喝过茶,主人又端出了西瓜。饭正在做着,他们和我们吃的一样,无非是简单的凉拌黄瓜、羊汤和扁豆焖面。重要的是菜是主人亲手种的。他们也不是为了美味的食物而来,一些人、一份情谊、一个地方让简单的饭菜更加可口,当然也不能少了滚钟口树荫下的清凉和贺兰山的山风。      寺院和别墅      与半山公社茶楼隔路相望的是一座清真寺,一座中式建筑风格的清真寺。我去时已经快到了晚饭时间,一位老人在为一会儿的礼拜做着小净。正在准备晚饭的大婶让我到厨房看看,她一边和面一边对我说今天晚上要吃面条。这座清真寺被称作“拱北清真寺”,因为一位来自阿拉伯也门国的传教先贤――克马伦丁?本?欧斯曼长老长眠于此,由于他在当地传播伊斯兰文化,所以被本地穆斯林群众赞誉为圣教宗师。每年的农历七月就会有大批的穆斯林上山朝圣。大婶又对我说,人多的时候炉灶上烧的热水一刻都不能停歇。走出厨房,正巧赶上阿訇在和一位僧人聊天,见到我,阿訇停下话题请我吃刚切好的西瓜,此时恰巧又有一位道长从山上下来。下午在与滚钟口的孙主任聊天中我便得知滚钟口是个三教并立的地方,而且据说克马伦丁?本?欧斯曼长老当时就与寺庙的方丈关系甚好。这我无从考证,但是眼前的景象确实是不多见的。告别阿訇,从清真寺向上走是一座寺庙,方丈没在寺中,只有一位居士在,不少鸽子就停在房檐上,并且已经把这里当成了它们家。再向上是一座道观,道观的规模比清真寺和寺庙要大些,从这里还能看到连接滚钟口与银川市区的那条绿色的走廊。正在欣赏风景的时候,一阵鞭炮声响,有人在求签并请道长解签,求签解签时要放鞭炮。把美好的企愿告知上天的意思吧。见到满头白发的道长从屋里走出,我们主动和他打了招呼。回到拱北清真寺的时候,大婶对我说:“阿訇去后面山上查看正在修建的清真寺了,你也去看看吧,不远。”此时我们还没感到饥饿,于是就动身向后山走。路真的不远,只要20多分钟,穿过一条山中的小路就到了。我们走的容易,可是要在此修建一座清真寺却很难,眼见阿訇认真地指挥运砖的工作,我们不便过多打扰,顺着原路下山。路上,我看到一只岩羊站在远处山顶的岩石上,我想也许它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它是否每天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